如今日子越来越好,从没出门旅过游的不多了;同样,出门旅游从没掉过坑里的恐怕也不多了。赶上谁手气好,一趟旅游能掉进N个坑,刚从一个坑里爬出来还没好好喘口气,一个不留神,pia唧,又掉进一个。处处都上当,当当不一样,防不胜防。
不胜防也得防,总不能不抵抗就投降。不会防,咱就学。
哪些地方可能有坑?都谁挖的?为啥要挖坑还挖这么多?本本分分做点儿正经生意不行么?
唉,一言难尽 ~
哪些地方可能有坑?答案是:全要素全时空,可能处处都有坑。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娱购,想挖坑哪个地儿都能很方便地挖一个。
比如食。凡吃过饭的都知道,吃跟吃可以差很多。告诉你几菜几汤几荤几素你以为是承诺,其实这本身就是坑。姑且不说不同的餐馆,咱就说同一家餐馆,数量相同的几菜几汤几荤几素质量能差多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能大概有点数。简单点说,任何不能按当地正常餐馆的正常菜单点菜、只能关上门围上桌吃包餐的,可能都有坑。超级土豪包饭店包餐馆吃饭的那种不算。
比如住。相信五线以上的城市都有三家以上宾馆饭店招待所,稍微了解一下他们的价格差别,就能轻易知道住跟住很不一样。只告诉你几星酒店可能就是坑,因为同样几颗星,不同位置不同房况不同经营策略的酒店真的会差很多。以北京为例,都不用说二环内的四星跟南四环的四星,就都说三环,东三环的四星跟南三环的四星酒店差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更不用说旅行社还告诉你“xx酒店或同级”。倒霉就倒霉在这“同级”俩字上了。按什么标准判定同级不同级?谁来判定?这简直都是插了警示旗儿的明坑了,如果你还是看不到,那就真的不能怪谁了。
比如行。都不用提不同级别的航空公司不同时刻不同航路等稍专业点的区别,就说同一架飞机同为经济舱,你猜有没有地方藏坑?亲眼见过某赴美旅行团20余人在飞机上没有一个人靠窗靠过道的极致操作,连一对60多的老夫妻都被拆开分插到不同排的中间座位。你要问为嘛,除了票价不同,再没别的理由了。还有,几乎已成为中国旅游团标志的大巴车,你猜是不是坑?我猜是。车越大路途越长坑越大。欧洲一辆大巴干到底、美国东西海岸一辆大巴干到底的不在少数,甚至东海岸连加拿大的多伦多渥太华都一路干完,很方便的坑。咱都不提车辆手续保险等是否完全合规,也不提司机头戴耳麦司兼导的可能隐患,就说那么长的路那么大的车,你觉得坑不?作为乘客,一天到晚坐车都累个半死,开车的呢?开车还兼导游讲解的呢?每次旅游团恶性事故,几乎都跟大巴和长途有关,小车短途听得就比较少。一个客观事实是,车越大越不容易操控,长途驾驶+大车,就约等于容易出事。另一个事实是,无论是美澳还是欧洲,长途+大巴是在校学生和年轻背包客的最爱,因为,人穷,大巴便宜。
比如游(览)。在国外,大街小巷广场商店开放公园到处走走没问题,收门票特别是门票还不便宜的那些地方你去了多少?到北京旅游,你会认为看看天安门广场、逛逛王府井、大栅栏、南锣鼓巷、奥体公园、三里屯、秀水街、在玉雕珍珠丝绸景泰蓝等若干处停车上洗手间后、限定时间简单看看居庸关,然后,再在随便某个餐馆吃饭时上只烤鸭,就算游了北京了?如果你回答嗯,那我就OK,因为,你也确实来过北京了哈哈哈。你不认为是坑,我就坚决举双手双脚同意你,因为,你是上帝,你说了算 [允悲] [哈哈]
比如娱(乐)。你的行程里,已经包含了那些有特色有品位非常值得一去的娱乐项目了?还是导游要现场另行收费的必选项目?你去的是某个后街深巷里刺激的脱衣舞店、还是去的百年老店红磨坊?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啊。坑就在相如。
比如购(物)。在国外,有没有过导游司机不惜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免费带你去一般人都不知道的特别优惠特别好的购物点购物?特别是那种面积虽然不算大但中国游客想买的东西基本都全折扣还特别大的那种点?导游特热情特耐心地陪着你,购物点还有中文导购,自信砍价都特方便,甚至老板还跟你是老乡... 你看这购物点够仗义不?本地的外国消费者都不带伺候,就只专门等着中国团为国人提供专享服务,这情怀,你感动不?[坏笑] 嗯,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 [允悲] [坏笑]
这么多坑,谁挖的?当然是旅行社挖的,旅游者谁也不会自己挖坑坑自己啊。
旅行会为啥要挖坑?本本分分做点儿实在生意不行么?
有些坑,是旅行社按自己的判断自作主张偷偷挖的,挖坑之前,根本没有听取游客意见。目的?无利不起早,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多坑俩钱儿。这部分坑挖得最可恨,因为,挖坑者的逻辑基础是:“所有消费者都不识货”、“所有消费者都只喜欢便宜货”、“只要价格便宜就有很多人买”。所以,旅行社就挖了好多坑,然后再仔细地把每个坑掩盖好,上面再撒上香喷喷的饵料(低价格),然后,游客上当了,掉坑里了,气愤地大骂旅行社:你妹啊,狗眼看人低,你哪只狗眼看出老子差钱儿了?你要是早明明白白告诉老子价高是因为货好,老子才不买这种烂货呢 ...
还有些坑,是旅行社听了游客意见后,为了能抓住游客偷偷挖的。旅行社报名点常见一个情景:游客选定了某条线路,但嫌价高,非逼着旅行社降价,旅行社提供一个廉价选项,游客又嫌廉价选项不够好,非要好的还非要便宜,不便宜就走;还有的游客,选定了某条线路后,满世界寻找相似产品,然后,拿着相似产品中最便宜的价格回来砍价,追求不变:货要好,同时,价要便宜。这种情况下,如果旅行社能足够有定力足够有个性,不能降价就坚决不降也没啥事。可是但是可但是,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个客户比找个女朋友都难,又有几家旅行社真能那么有定力那么有节操宁可打光棍也坚决不服软?多数最后只能一跺脚一闭眼:好吧,游客是上帝,你说多少钱就多少钱。游客心满意足地走了,得意于自己砍价成功,以为花了个奔奔的钱买到了奔驰,自己给自己回家点赞去了。这时候旅行社咋办? 收的钱也不够成本啊。赔钱的买卖不能做,羊毛出不在牛身上,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偷点儿工减点儿料挖点坑造点假了,心里还给自己找平衡:我原本想正八经做点儿实在生意呢,现在挖坑造假,都是你们逼的 ...
唉 ~
这世界,太复杂了 ... [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