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 从此人称我“老师”

2024-12-18 来源:华佗小知识

      又过了一周后,我接到了中文学校南校长的电话,通知我被正式聘用了,负责教授中文二级班,每周六上午10:00-12:00 上课,八月底—即一周后开课。

    直到放下电话,我也没有听到我的课时费是多少、多长时间支付、怎么支付这本该告知的最基本的付薪信息。而自己因为还带着国内知识分子的清高习惯,也羞于主动提出来;再加上刚刚从学校毕业进入陌生的美国社会,无论在任何一方面,我都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也根本没有那个勇气和资本去询问,怕以此破坏了自己在人家心目中的好印象,也就更别说去谈什么条件了。 我这样的认识,在同样都是受中国儒家教育出身的这些管理者眼里,找到了共识,并因此受到肯定和重用。但这样的认知和价值观换在本土出生的美国人眼里,却是不自信、不独立的表现,因为工作获得报酬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权利,人人都理应争取,否则我凭什么要给你工作呢!

      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我所在的这所中文学校虽然是在美国已经建立了有7-8年之久,这些发起人和董事会管理人员都已经在美国生活工作了近二十年以上,但依然是根深蒂固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的价值观,更因为他们大多是受过中美双重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这所中文学校又蕴含着“尊师重教”的独有氛围。

      终于等到了开课了!我兴冲冲地走进教室......

    推开门的瞬间,我愣住了,有些疑惑地看着教室门上的号码,没有走错呀!看着整个教室里只有6名华人学生,我还是有些不相信。怎么可能呢?被严格面试了三次、等待了三个月才被聘用入职的教师,才教6名学生的一个班!这、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嘛!这声势和实景差距也太、太大了吧!在国内哪一个班不是40-50人那么多呀!最少也该20多人呀!

      再看这6个学生: 俩个身高在1米65左右的高个男生,年龄应该在13-14岁,上初一的年纪;俩个8-9岁的一男孩、一女孩,上小学二年级的年龄;剩下俩个:一个刚6岁的小男孩,还处在爱哭的年龄,眼睛里还挂着委屈的泪花;另一个11岁的女孩子,很显然她脸上的表情很是看不上班里居然有爱哭的小屁孩儿和她是同学,不时地皱皱眉、扭扭头看看哭得鼻涕都流出来的小男孩儿。看到她的表情,我犹如看到了自己,非常理解她的失落和同情她,但也让我立刻三观归位,情绪饱满地开始上课,但心里却在痛苦地挣扎:这让我怎么上课、怎么教呀?

      既然他们被分在同一个班,那么肯定是中文水平一样吧!只要有共同点就好教。我开启了我的希望之匙,先来测试一下他们的中文水平,请他们先用中文做个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喜欢什么, 也就是中文的口语水平如何。

      这一轮测试下来,小孩子们都开心地笑了,爱哭的也自己抹干了眼泪、抹净了鼻涕,举着小手眼巴巴地看着我,希望我再叫他说话。只是俩个高个儿的大孩子的笑是羞涩的,时不时地摸摸自己的寸头不好意思低下头。

    原因很简单:小孩子们的中文听说水平高于大孩子。

    他们高兴,我心里叫苦,还是没有找到他们的共性啊!尤其那个女孩子,在听了他们的说话后,脸上更露出了鄙夷的神色,似乎与这个班的其他人格格不入。

    读写水平是否一致呢?我让学生们打开今天的课文,每人一句按顺序阅读。

    这一轮下来,高个的学生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刚才低下去的头也高高地抬起来了,只要别的学生读不出来,马上高高地举起手,抢着去帮人读。那个刚止住哭的小男孩眼泪又开始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俩个8-9岁的男孩儿和女孩儿显然是需要多花些时间才能读下来。

    读尚且如此,那么写应该更难了吧!但出人意料的是,俩个8-9岁的学生竟比高个儿的学生好,而那个小不点只是写得慢,但也能写下来。

    听、说、读、写都找不到相同的水平,怎么会把他们分到同一等级的一个班呢?这样问的时候,我突然间明白了:他们被分到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有欠缺的,而且欠缺又是各自不同。听说好的,阅读差;阅读好的,听说差;写得好的、阅读差......

      看来虽是六个学生,却是6个等级,我唯一能用的讲课方式就是复式教学了,而给他们上课的课本却是学校统一要求的,并且按规定还要有期中、期末考试,这才是最大的挑战。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没想到苏联电影《乡村教师》里那只有在偏远落后的乡村学校用到的复式教学法却用在了先进发达的美国大城市里的学校,一下子有些恍惚、有些错位......又有些穿越、有些连接......就是在这纵深连接中,我看到了教育本身是无国界、无时空的限制的。能启发人潜能的教育方法方式也无先进与落后之分,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灵魂、有灵性的生命。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