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你的精神世界还好吗

2024-12-18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海的波文

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和忍耐!

                                                                          01

3月25号,是耶稣复活的日子。

母亲聚完会到我家来,说今天慕道,到场的人都哭了,讲道的人也哭了,为耶稣受过的苦难,为耶稣复活的惊喜。

然后,就自顾自地讲着……

我放下手头的事情,望着母亲,专注地听她讲“道”。

自从父亲离开,在我的劝说下,母亲去信了基督耶稣,也算虔诚,每次聚会听“道”成了她一项固定的工作。因为这份信仰,母亲确实比过去明朗了许多。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也在断断续续地读《圣经》,虽没有深入理解,但也略懂了一点信耶稣的意义。

耶稣基督曾经说过的两条最大的诫命,一是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一是爱人如己。

我曾一度认为这是每个凡人最大的修行和信仰。

《圣经》教导人们要信德。望德。爱德。对“德”的灵修方法,则是通向天国的道路。耶稣复活恰恰带给信仰他的人以坚定的信仰,活着就去爱神,活着就去爱人,去修德,死了,也不会恐惧,因为生命依然会在天国里活着。

每个信仰基督耶稣的人,通过信,通过祷告,来表达对神的热爱和虔诚;通过信,通过善行,来告诫自己要同神一样来爱世人。

从这点上说,信耶稣是一种修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信仰,这世间一定会溢满温暖。

没有一颗虔诚又执着的心,是很难读《圣经》的,《旧约》《新约》《马太福音》,哪一个都不太好读,我就没能读进去,如果谁读进去了,说明心也就修进去了。

就像海明威是靠着阅读《圣经》,尤其阅读《旧约》学习写作的。

就像福克纳,从小背《圣经》经文,长大后经常看《旧约》,所以写文做事都得心应手。

                                                                          02

记得小时候,村子里信耶稣的人不少,和我一起玩的几个小姐妹父母都是信奉耶稣的,那时的晚上没有电视看,所以我常常会去聚会的场所,听他们祷告,诵经,唱耶稣的歌。

记忆中有一幕场景至今仍没有忘记。

一次聚会,我也混在人群里跟着学唱歌。没多久,一个本家的嫂子也来了,她是第一次来,说那几天身体不舒服,可是仅仅坐了一小会,她就哭着大声喊叫着说不信耶稣了,于是,正在唱歌的几个人过去,把她按在地上,嘴里说着我听不懂的经文,好一会,那个本家的嫂子才不再挣扎平静下来,坐在板凳上跟着大家一起学祷告。

看到这一幕的我很是好奇,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聚会家的姐姐告诉我,说她的身上有魔鬼,只要人的身上有魔鬼,人就会不舒服,更不会来信耶稣,因为,魔鬼是经不住审判的,耶稣会看到他的恶。(到现在我还是不能明白为什么那个嫂子来时好好的,听了一小会却突然大哭大叫起来。)

那时的我模糊地认为魔鬼就是一切坏的东西,人只有不断地做好事,才不会招来魔鬼附身。

因为亲眼目睹那个嫂子的事情,所以我一度信奉耶稣的存在,也信奉魔鬼的存在。

后来读《圣经》,知道了撒旦,这个曾经是天堂中地位最高的天使之一,因为自己的地位、权力和尊贵,使自己入了迷惑,开始不知谦卑起来。他在伊甸园中,引诱夏娃和亚当吃下善恶知识树上的果子,把罪恶带到了人间。

现在想来,那些犯了罪恶的人哪一个不是魔鬼呢。

物欲横流的今天,到处都是锣鼓喧嚣,天地人和、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似乎越来越被遗忘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很容易就越过了规则的防线,越过了道德的防线,一颗心在善恶面前失去了标准,渐渐地,自己就把自己变成了“魔鬼”。

姥姥在世时常说“头上三尺有神灵”。

说的就是一种敬畏之心、信仰之心吧,一个人,如果对自然万物失去了敬畏和信仰,想守住真善美的言行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03

想起了《肖申克救赎》。

想起主人公安迪和监狱长,这是两个互为相反的救赎者。安迪是被误判的杀人犯,他虽不是每日把《圣经》挂在嘴上,但他却时时刻刻在自我救赎,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上帝对真理对自由的信仰和敬畏。

监狱长每天都是满嘴的《圣经》道德,实则以《圣经》之名来控制每一个犯人,来压榨众人的价值,尤为可笑的是,他用写有“主的审判迅速降临”的布来遮盖他贪来的黑钱。

书中多次出现了与《圣经》相关的救赎。

安迪刚刚入狱时,被水管冲洗之后领到的就是一本《圣经》,这是肖申克监狱对每个入狱人的“救赎”之书。

监狱长来到安迪牢房内检查,作者安排了一段双方关于《圣经》内容的对白,监狱长问安迪:

“你最喜欢哪一章节?”

安迪答:“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何时来。”

马可福音里的这句话,表明了安迪在肖申克监狱中已经开始时刻保持敏锐的感觉和精神上的清醒。

监狱长说:“我更喜欢,‘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

如果监狱长真的以真善之心带领这里的犯人救赎,这句话真是美好,无奈,监狱长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这是他借用耶稣之名大行敛财之道的卑鄙行径。

所以,美丽无处不在,丑陋无处不在,因为,心念,无处不在。

修一颗好的心才是最真最美的信仰。

                                                              04

信仰到底是什么?

哲学的解释是,信仰,即是你的信任所在。但与信任又不完全同,因为信仰也是你自身价值的所在。

其实,宗教也好,知识也好,艺术也罢,这些如芳芳老师所言,都是中性的东西,至于是好是坏,这取决于拥有信仰它们的人,若是人没有一颗坚守真善美的心,没有了敬畏之情,徒有一具信仰形式的外壳,又有何意义。

我时常想,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不是过多地歪向了追分逐利的行列,不知不觉中忽略了最该有的对塑人立德的培养。我们招最牛的老师,招最牛的学生,办最牛的学校,到最后,人最该有的种种美好情怀却被牛吃掉了,基础教育出了问题,根基打不牢,自然走向社会也难有好的引领。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20世纪淳朴童真的小孩没了,现代和后现代的孩子,耶稣恐怕不同意他们进天国,耶稣会说,孩子,玩你的电脑游戏去吧。

是的,玩你的电脑游戏去吧,玩你的手机去吧,不玩游戏、手机的孩子,父母又说,快补你的课、写你的作业去吧。

说到底,也许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怀着一颗功利的心做事,这边种子还没播好,那边就着急八荒地期待着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谁都不愿意给理想一点时间,不愿意给成长一份信任,不能给信仰一份虔诚,渐渐地,教育也变得似乎不那么美好。根不正,苗不红,未来又如何能好。

昨天读冷老师写秦晓华校长的文章,又一次被秦校长感动,办走进学生生命的教育,教走进学生生命的语文,无论教育的大旗朝哪引,生命的成长永远是教育的第一位。

唯愿我们能像信奉耶稣一样,信奉教育该有的真善美,恪守孩子们成长的规律,心怀敬畏,脚踏实地地带着他们一点一点朝向每一阶段该有的成长,为明天开出信仰的花朵!若未来,每个人对自我的精神世界都能有了严格意义上照看和监管,这就是我们对今天教育最大的信仰!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