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4年Surgeon General得出了吸烟在病因学上与肺癌有关的结论后,无数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是男、女性各种组织类型肺癌(即鳞癌、小细胞性、大细胞性以及腺癌)的主要原因。对吸烟者个体而言,吸烟的量与持续时间决定着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吸烟量≥40支/日的男性或女性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是吸烟≤20支/日者的2倍。在15岁以前开始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比25岁以后开始吸烟者高4倍。吸烟引起肺癌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吸烟之后发生的从正常细胞到恶性变的连续性转变的多阶段模式已被广泛接受,已证明烟草中的成分能启动并促进癌变过程。
吸烟过程中可产生6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砷、苯及亚硝胺。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遗传物质的损害,引发一系列使细胞生长的调节失控的重要事件,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会因为非吸烟者被动吸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ETS)而危害其健康。因此,造成他人被动吸烟是极不道德的。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了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密切关系。吸烟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而戒烟可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中年以前戒烟,可减少90%以上归因烟草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位居癌症死因第4位跃居20xx年的第1位。
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自40岁以后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75岁以后略有下降。女性肺癌死亡率迅速上升的城市,不同时期的肺癌死亡率年龄曲线显示,肺癌死亡率高峰出现前移。调查表明,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向。
肺癌的临床诊治效果不佳:肺癌早期少有症状,因症状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疗效不佳。因而早期发现,早诊早治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但是,目前全世界尚没有成熟的肺癌筛查方案。痰细胞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作为肺癌的筛查方法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痰细胞学检查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假阴性偏高;胸部X线对于直径<1厘米,隐蔽在心脏和大血管后方的病灶,漏诊率较高。以上两种方法对于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收效甚微。我国云南个旧锡矿矿工中,肺癌早期发现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目前,发达国家提倡的痰液细胞学检查及低剂量螺旋CT等方法,在我国开展筛查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肺癌早诊早治的实施难度颇大。
近20xx年来,肺癌的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技术有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医院收治的可根治切除的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约为25%~30%。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在发达国家约为15%,我国低于10%。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我国目前尚无肿瘤临床专业准入标准,肺癌的临床诊治也急待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肺癌的防治仍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