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南省安阳市 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5-01-03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另外,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而英美现代诗歌多以揭露为主。中国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我们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只是把“枯藤”“老树”“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几种事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然而几种事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摘编自吕洋《中西方诗歌比较》)

材料二:

①与中国古典诗歌弱化主体的倾向不同,西方诗歌中的主体差不多总是在场的。以十四行诗为例,主体总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诗中,站出来讲话。这样,西方诗歌就形成了与中国诗歌迥然不同的风格。

②诗歌的风格离不开其文化土壤。在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早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就已经建立起来。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经济稳定繁荣,因此,人们非常依赖自然环境,对自然世界的任何微妙变化都很敏感,他们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诞生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国诗歌的艺术特点便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映射,其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我们的诗歌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周易·乾卦·文言》写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大人”指大人物,这句话是说要想成为伟大的人物,就要与天地合德。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合一”,表明自然与人是相通一致的,可合二为一的,人与自然是彼此相通的共同体。这种思想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最直接地影响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风格。

③西方诗歌则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体现了二元分立的逻辑观念。那什么是二元分立呢?有学者指出,西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从主客、心物、灵肉、无有等二元分立角度出发运用理性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世界上存在灵魂和物体,这二者彼此独立,是二元对立存在的方式。

④中西方诗歌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风格的诗歌艺术。中西诗歌的一个很大不同就是主体在场问题。这个主体就是诗中的叙事人,这个叙事人有时候等同于诗人。通常在西方诗歌中,主体都占据诗歌的显要位置,诗中的叙事人也都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中的主体却常常是缺席的,或者被隐藏起来。我们来看这首《梅花》诗:

梅花 [唐]崔道融

数等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⑤这首诗写的是梅花,但寄托的却是诗人心中对梅花的钟爱。因为写花和写人本身是不需要区分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浸透到诗人的心灵中,流露在诗人的笔下。咏物即咏人,诗人对梅花的赞叹体现的正是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赞美。诗人没有在诗中出场,而是隐身于梅花后面,但是通过诗歌的内容,我们感受到诗人高洁的品德,产生了对梅花的怜爱之情,以及对高洁品德的珍惜之情。读到最后,我们已然分不清这是写梅花,还是写诗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首诗如果用西方的诗体来写会是这样:

梅花

初放的梅花,含着白雪,

美丽孤傲的梅花啊,我想画,

又怕你的神韵难画,

你的花别有韵致,

清雅脱俗,不知寒冬雪意。

你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容病姿,

北风啊,你果能解得梅花心意,

拜托,不要再摧残她了。

⑥通过对这首诗的模拟转换,我们能够体会到主体在场表达会产生什么样的诗歌风格。从审美的意义上讲,主体的缺席模糊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使读者自然而然地由物联想到人,再由人联想到物,从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主体的在场则使物与人分开了。在这首诗中,主体“我”的出场使诗歌中的梅花与叙事人“我”分开了,梅花与“我”的分裂使这二者失去了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不再是“天人合一”,而是二元分立,这使该诗呈现出类似西方诗歌的形式。当这首中国古诗被改写成主体在场的诗歌时,它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那种浸透在古典诗歌中物我合一的和谐感没有了,诗篇变得破碎,被改动的古诗就不像是一个有机整体了。西方诗歌虽然有主体的在场,但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诗人已经在二元分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由分而合,最后达成统一。而中国诗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是在物我不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旦被分开,便很难再造一个有机整体。如果我们反过来把一首主体在场的英语诗改成汉语古诗,在去主体的过程中,也很难再造一个有机整体。其实,这也是英语诗歌汉译和汉语诗歌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诗歌是不可以被翻译的,指的主要是诗歌的韵律让人无法操作。不过,不可翻译的岂止诗歌的韵律呢,这种深植于诗歌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也同样是不可翻译的。有趣的是,在西方现代派以及后现代派的诗歌中,诗人主张要把这个“我”消融掉。“很多后现代诗人发现,必须把武断的自我溶解掉,才能写出一种以最佳方式获得自我真实的诗歌,太多的文明因素,以及各种复杂的人之角色,已使自我真实变得模糊了。”西方现代派诗人已经认识到西方诗歌中的自我过于强大,已经到了应该消解这个主体的时候了。

(摘编自王伟峰周桂君《论中西诗歌中的主体化倾向及思辨性的体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人讲究含蓄,运用借景抒情等手法隐藏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只是简单罗列了几个意象。

B.中国远古时期的经济基础与自然有紧密的联系,这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进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C.英美诗歌强调表现人们的特殊心理,采用直率的表现手法,虽然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符合西方人的口味。

D.西方诗歌中的二元分立观念与西方化土壤密切相关,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灵魂与物体是两种相互独立的存在的观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结尾描写黄昏的场景,最后一句与前文好像没有直接联系,是为了表达一种捉摸不定的情感。

B.西方二元分立逻辑观念使得诗歌中的主体与被描述的对象间存在明确界限,这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天人合一”形成对比。

C.中国古典诗歌中,尽管主体常常缺席或被隐藏,但通过诗歌的内容,读者可以深入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与品质。

D.无论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还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只要诗歌

主体被改动,其有机整体性就容易受到损害。

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有关诗歌翻译的观点的一项是( )

A.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人”一句翻译成英语时,“夜归人”到底是谁,并不能明确,此句在英文中对“夜归人”的理解不一定就是诗人自己。

B.李商隐《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的“东风”是催开百花的使者,故有“百花残”而怨东风之感慨,但在翻译成英语时,往往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意义上的差别。

C.遥韵是《诗经》的特色韵律,隔章同一位置押韵。这种韵律在英文翻译时常常被较逼真地复制出来。如《郑风·狡童》二章英译中,每章四句,一、三两句两两互押遥的。

D.《西风颂》属于十四行诗,是格律最严谨的西方诗体。但这一独特的音乐元素却被译者悉数清除,什么一步一抑扬的节奏,什么三行一转韵的韵式,统统不见了。

4.材料二第②段和第⑥段都运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请分别分析其论证效果。

5.材料二通过《梅花》的两个版本,展现了主体在场与缺席情况下的诗歌风格差异。这两种风格导致读者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存在显著的不同。请从两个版本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版本一:主体在场版本二:主体缺席

【答案】

1. B 2. A 3. C

4.第②段引用文化经典《周易》里面

句子和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话,使论证融入了古代经典和大儒的智慧,增加了论证的分量,使读者更易信服。第⑥段引用西方现代派及后现代派诗人的观点,论述这种诗歌理念不仅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有现象,也是西方诗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跨文化的共鸣增强了论点的普适性和说服力。

5.示例一:主体在场。读者感知:在这个版本中,主体“我”的出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视角,读者不仅仅是在欣赏梅花,更多的是在体验“我”与梅花之间的互动和情感。情感体验:诗歌的情感主线更为明确,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主体的情感和态度,如对梅花的赞美,对梅花的怜爱和对北风的呼吁等。这种情感的明确性可能会导致读者的体验更加集中,但也可能因主体的介入而失去与自然的直接联系。

示例二:主体缺席。读者感知:由于主体的缺席,读者在诗中直接与梅花和自然建立了联系,而没有被主体的情感或观点干扰。这使诗歌充满了直观的美感。情感体验:没有明确的主体介入,读者的情感体验更为纯粹,直接与梅花及其所代表的美好品质产生共鸣。读者可以自由地进行联想,从梅花上体验到人的高洁品德,进而与作者的情感和意图产生深度的共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的能力。

B.“这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

风格,进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②段“在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这种思想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最直接地影响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风格”可知,是先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再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而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影响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信息归纳概括、分析评价的能力。

A.“是为了表达一种捉摸不定的情感”错误。根据材料一“然而几种事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可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结尾描写黄昏的场景,最后一句与前文虽然在表面上好像没有直接联系,但实际上感情和思路是连贯的,并非为了表达一种捉摸不定的情感,而是为了引发读者的共鸣,表达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选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材料观点以及分析论点和论据关系的能力。

C.说《诗经》中的诗歌翻译成英语后可以体现其韵律,与材料二观点不同,故不能支持材料二有关诗歌难以翻译的观点。

A.说思维方式影响翻译。

B.说文化差异影响翻译。

D.说韵律影响翻译。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的论证效果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第②段“《周易·乾卦·文言》写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可知,此处引用《周易》和董仲舒的话语是为了论证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念,这种引用增加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关于中国诗歌艺术特点源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观点。

根据材料二第⑥段“很多后现代诗人发现,必须把武断的自我溶解掉,才能写出一种以最佳方式获得自我真实的诗歌,太多的文明因素,以及各种复杂的人之角色,已使自我真实变得模糊了”可知,此处引用西方现代派及后现代派诗人的观点,是为了说明西方诗歌中主体化的倾向在现代及后现代时期开始发生变化,诗人开始追求消解自我,以达到更深层次的真实表达。这种引用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强调了主体化倾向的变化是诗歌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不仅限于中国诗歌,也体现在西方诗歌的演变中,从而增强了文章论点的普遍适用性和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材料准确理解、分析并进行概括归纳的能力。

主体缺席版本:在主体缺席的《梅花》版本中,崔道融并未直接以第一人称出现,而是通过“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等诗句,间接传达其对梅花的情感和品格的赞赏。这种方式与《周易·乾卦·文言》中“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的思想相契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如汉代大儒董仲舒所言:“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读者在阅读时,注意力集中在梅花本身及其营造的意境上,能够更加自由地展开想象,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意义和情感。这种模糊且非直接的表达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促进了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在这种情境下,诗人的情感和品格通过梅花的描绘自然流露,使读者在欣赏梅花的同时,不知不觉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主体在场版本:在主体在场的《梅花》版本中,叙事者“我”明确出现,与梅花形成了明显的二元分立关系。这种表达方式遵循西方哲学中的“二元分立”思维模式,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正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世界上存在灵魂和物体,这二者彼此独立,是二元对立存在的方式”。读者在阅读时,注意力往往聚焦于叙事者的情感和观点,对梅花的理解深受诗人描述的影响。主体的明确存在减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使得读者更多地是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而非直接与自然对象建立情感联系。尽管这种结构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主旨更为清晰,但它也可能阻碍读者达到与自然合一的深层体验,正如材料二中所提及的,当“我”的出场使诗歌中的梅花与叙事人“我”分开,梅花与“我”的分裂使这二者失去了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不再是“天人合一”,而是二元分立,这使该诗呈现出类似西方诗歌的形式。当这首中国古诗被改写成主体在场的诗歌时,它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那种浸透在古典诗歌中物我合一的和谐感没有了,诗篇变得破碎,被改动的古诗就不像是一个有机整体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是花影难扫

迟子建

①在故乡的春夏,要问什么店铺的生意最清冷?无疑是花店了。因为这时节大自然开着豪气十足的花店,谁能与它争芳菲呢?花儿开在林间,开在原野,开在山崖,开在水边,当然,这样的花儿都是野花,达子香,白头翁,蒲公英,百合,芍药,铃兰,鸢尾,绣线菊等,它们仿佛彩虹的儿女,红红白白,紫紫黄黄的,绚丽极了。

②这时节的居民区也是花团锦簇,农人们栽种在花圃的虞美人,大丽花,步步高,牵牛花,金盏菊等,呼应着菜圃中的土豆花,豆角花,茄子花和倭瓜花。野花和花圃中的花儿,专为悦人眼目的,不肩负给人提供食物的使命,大抵是只开花不问结果,如热烈的情人,不计前程,恣意盛开。而菜圃中开花的植物,命系人类的餐桌,花开得就规矩,适度,收敛,除了倭瓜花开大朵,其余的细细碎碎的,它们得留着精气神儿坐果呀。

③菜圃中每朵花的背后,都有一个看不见的宇宙,这个宇宙就是果实。西红柿能否饱满红润,决定了它与鸡蛋为伍时,能不能在金黄和雪白之间,为它注入最炫目的落霞;茄子是否硕大,决定了它与鲶鱼相遇时,能吸纳多少鲶鱼肌理的鲜香;豆角是否厚实,决定了它出锅时是否跟入锅时一样的出息,不让主人的碗盘亏空;土豆是否圆滚滚,决定了它们在被蒸煮的过程中,能否像孩子一样绽开笑脸;辣椒是否挺实鲜辣,决定了它能为姑娘们省下多少口红。

④花圃和山间的花儿还开着呢,菜圃的花儿早就谢了,结了果子。待到秋天,人们收获了果实,霜也来了。霜是花朵的敌人,它们一来,花季就结束了。被霜打过的花儿,在阳光中耷拉着脑袋,憔悴不堪,满脸是泪。它们哭也是没用的,想要绰约的风姿,想要蜜蜂与蝴蝶同欢的快乐,只有等待春回大地了。此时它们也许会羡慕菜圃那些不起眼的花儿,它们结了果,在冬天还活着——谁家的地窖不储藏着土豆和萝卜呢?

⑤冬天的花朵是什么呢?是雪花和霜花,可这样的花儿太素白了,又太脆弱了,说化就化,于是喜欢鲜亮颜色的女孩子们,不想让漫漫长冬为这样的花儿所统帅,她们在深秋糊窗缝时,就在两层窗中间的隔层里,造了一个花园。

⑥那是独一无二的梅园。

⑦极北的房屋,为了抵御寒流,玻璃窗都是双层的。这双层窗,一拃间距。深秋时节,人们在用毛边纸或是废报纸糊窗缝时,会在二层窗间,放上二三十公分厚的保暖的锯末子,然后插几枝用蜡油捏成的梅花。

⑧那时北方偏僻的山村大都没通电,蜡烛是我们的光明神。蜡烛通常红白两色,从供销社买来。蜡烛将要燃尽时,烛芯气数已尽,侧歪了身子,人们只得吹灭蜡烛,留下烛头。女孩子们最喜欢那一块块润泽的蜡烛头了,尤其是红色的。我们会把它们珍藏起来,到了糊窗缝时,将收集到的蜡烛头,放到一个空的铁皮盒里,坐到火炉上融化了,一手擎着选好的形态妖娆的干树枝,一手在滚烫的烛油和凉水之间飞转,让干树枝瞬间成了干枝梅。

⑨捏蜡花要眼疾手快,勇气也不能少。大拇指和二拇指要紧密团结,先是共同探入滚烫的烛油(有点赴汤蹈火的意味),然后赶紧撤兵,再探入事先备好的一碗凉水中,让沾在指尖的那层烛油,瞬间冷却而不失黏性,再飞速移兵至干树枝,随你选什么位置,以枝条为主心骨,大拇指二拇指对着它一捏,奇迹出现了,花瓣似的烛油从指尖脱落,一朵粉红娇嫩的梅花,灿灿绽放了!一朵,两朵,三朵,七八朵,数十朵,干树枝瞬间春色贯通,梅花点点了!因为女孩手指粗细有别,再加上所蘸蜡油厚薄不同,蜡花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有深有浅。但不管怎么的,它们都是霜雪时节开得最烂漫的花儿!我们把这样的梅花,插在二层窗格芳香的锯末子上,它们就像开在金色的泥土里。这时你封上窗,一个冬天就有花儿看了。

⑩这样的梅园什么时候消失呢?当寒风撤兵,春风长驱直入,把山岭涂抹上绿色,野花和庭院的花儿姹紫嫣红时,人们要开窗闻花香鸟语,破败的梅园也就成为春风中的垃圾,被清理掉了。

⑪我很喜欢苏轼的那首《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花影在台阶摇曳,任凭什么扫把,也扫不开它。这日光和明月下永不消散的花影,就是时光,不管它穿越多少年,总会把美留在人的心头。就像我遥想逝去的花儿,无论是山间的,还是花圃和菜圃中的,抑或是我们亲手在二层窗格打造的梅园,它们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被遗忘,而是像风一样,一直吹拂着我的记忆,不让它沉睡。

⑫哦,还忘了说,我父亲当年看我捏蜡花,还帮我修剪过干树枝呢。他会掰下一些枝条,让它变得疏朗,且斜斜地朝向一侧,好像拱着虾米腰。我嫌这样的花枝没有精神,老态龙钟的,撇进炉膛烧掉。他还叫我不要在干树枝上,捏那么多的蜡花,说花多了反而不受端详。我才不听他的呢,那时我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样,觉得花满枝头才美。等我到了父亲那般的年龄,真正懂得美以后,父亲已去了另一世界,再无人为我修剪那样的梅枝了。而且,我们也不再捏蜡花,村落通了电,我们不用蜡烛了。我们得到了永恒的光明,却失去窗格里的梅园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野花与花圃中的花虽然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之美,但不能给人类提供食物,所以不如菜圃中的花重要。

B.作者深情比较了故乡的各种“花”,如“绚丽极了”的野花,还有雪花、霜花,更有“花期”长的蜡“梅花”,感情起伏激烈。

C.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以西红柿、茄子、豆角、土豆和辣椒这些常见食材为例,强调果实的不同品质会影响烹饪的最终效果。

D.文章最后一段中“父亲已去了另一世界,再无人为我修剪那样的梅枝了”,流露出对父亲的无限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中“花影难扫”不仅指对随季节变化而逝去的花儿的眷恋,更象征着那些美好的记忆、情感和经历在心中永恒存在。

B.文章开篇即以“在故乡的春夏,要问什么店铺的生意最清冷”这一巧妙设问,引出了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花朵之美。

C.文章中一些语句既幽默风趣,又富有哲理,如“它们结了果,在冬天还活着”“捏蜡花要眼疾手快,勇气也不能少”。

D.文章在描写女孩捏制蜡花的场景时,从珍藏蜡烛头,到融化烛油、蘸取、冷却、捏制,每一个步骤都描写得细致入微。

8.作者在文中说梅园是“独一无二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9.文章最后一句“我们得到了永恒的光明,却失去窗格里的梅园了”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案】

6. D 7. C

8.①“梅园”出现在极北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②“梅园”是女孩子们用蜡油捏制而成,充满了创造性;

③“梅园”在漫长的冬季给人带来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成为心灵的慰藉;

④对于作者来说,“梅园”还承载着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在作者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9.①村里通电了,“我们”不再用蜡烛了,没有蜡“梅花”可捏了,也就失去了其中的欢乐。

②科技进步了,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失去了一些原有的快乐。

③随着梅园的消失,那些与梅园相关的美好回忆和情感体验也逐渐远去,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故乡不同时节的花卉之美,展现了自然花卉与人造蜡花的独特魅力。文中通过对野花、菜圃花、雪花和蜡“梅花”的对比,折射出质朴生活中的美好与创意,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亲情及民俗记忆的深情怀念。作者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语言,使文章蕴含浓厚的抒情与思考,展现出对生命与记忆的珍视。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所以不如菜圃中的花重要”错,原文展示了不同花卉的生长状态及其后所承载的意涵,但并没有否定野花与花圃中的花的作用。

B.“比较”错,不准确,文章并没有将各种花对比;“感情起伏激烈”错,全文感情波澜不大。

C.“强调果实的不同品质会影响烹饪的最终效果”错,作者以这些常见食材为例,意在表示花朵对果实具有重要意义。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幽默风趣”错,概括不当,所举两例,都不具备这一特点;“捏蜡花要眼疾手快,勇气也不能少”,也谈不上“富有哲理”。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①从地域性看,它是极北地区的特殊景观,“梅园”出现在极北地区,与当地特有的条件密切相关,只有在那里才能孕育出这样的“梅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体现了地方风情。

②从制作方法看,“梅园”是女孩子们用蜡油亲手捏制而成,具有独特的手工艺和创造力,蜡油捏制的过程不仅表现了女孩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更展现了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③在漫长的冬季,极北地区通常被素白的雪花和霜花笼罩,而以蜡烛制成的“梅园”则为单调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象征着生机和活力。这种自制的蜡花,即便是在寒冷的日子里,也能传递出美的触感,让人们在冬季感受到温馨与希望,成为心灵上的慰藉。

④对于作者个人而言,“梅园”不仅仅是冬日的景观,还承载着对过去时光的特殊记忆和怀念。它与儿时的亲情记忆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在父亲参与制蜡花的回忆中,显得尤为珍贵。这种独特的互动和创造过程,伴随着成长和亲情的滋养,让蜡制的梅园在作者心中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梅园”不仅是视觉上的花园,更是情感上的寄托,留存着作者的无尽怀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蕴的能力。

①村里通电意味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现代化便利,象征“永恒的光明”。然而,在电力普及后,人们不再需要用蜡烛照明,自然也没有机会继续捏制蜡油梅花,这一传统活动中蕴含的纯真欢乐和创造乐趣逐渐消失。

②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光明与便利,例如电力普及取代了蜡烛,满足了日常需要,也提升了生活质量。然而,这种改变也意味着传统习惯和旧日情感被逐渐取代,那种依赖蜡烛制作梅花的创意乐趣和与家人一同动手的温馨时光不再被延续,日常中的小满足和手工创造的乐趣消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反映了技术发展带来的利弊得失。

③“梅园”的消失不仅象征着一项手艺的终结,也代表了一种简单而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的消逝。“梅园”的消失象征着一段难忘的时光和纯真年代的结束,它承载着作者对过去纯朴生活的怀念,尽管现代生活的便利取代了许多旧事物,但那些曾经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仍让人心生不舍和感慨。作者感慨岁月的流逝,怀念那些带来温暖和感动的过往时光。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太公望东封于齐,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禄,不事仕而事力。”太公望至于营丘,使吏执而杀之,以为首诛。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曰:“夫二子,贤者也。今日飨国而杀贤者,何也?”太公望曰:“彼不臣天子者,是望不得而臣也;不友诸侯者,是望不得而使也;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无求于人者,是望不得以赏罚劝禁也。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者,非爵禄则刑罚也。今四者不足以使之,则望当谁为君乎?不服兵革而显,不亲耕褥而名,又非所以教于国也。今有马于此,如骥之状者,天下之至良也。然而驱之不前,卻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则臧获虽贱,不托其足。己自谓以为世之贤士而不为主用行极贤而不用于君。此非明主之所以臣也,亦骥之不可左右矣,是以诛之。”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材料二:

周公闻太公诛二子,非而不是,然而身执贽以下白屋之士。白屋之士,二子之类也,周公礼之,太公诛之,二子之操,孰为是者?宋人有御马者不进,拔剑刭而弃之于沟中;又驾一马,马又不进,又刭而弃之于沟。若是者三。以此威马,至矣,然非王良之法也。王良登车,马无罢驽。尧、舜治世,民无狂悖。王良驯马之心,尧、舜顺民之意。人同性,马殊类也。王良能调殊类之马,太公不能率同性之士。然则周公之所下白屋,王良之驯马也;太公之诛二子,宋人之刭马也。举王良之法与宋人之操,使韩子平之,韩子必是王良而非宋人矣。王良全马,宋人贼马也。马之贼,则不若其全;然则,民之死,不若其生。使韩子非王良,自同于宋人,贼善人矣。如非宋人,宋人之术与太公同。非宋人,是太公,韩子好恶无定矣。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已自谓A以为B世之贤士C而不为主D用E行极F贤G而不用于君。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受封,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又欲肆其西封”的“封”意思相同。

B.左,使动用法,与《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的“左”用法不同。

C.类,同类的人或事物,与《核舟记》中“绝类弥勒”的“类”意思不同。

D.之,用以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师说》“师道之不复”的“之”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狂矞、华士隐居于东海,想要无求于人,不臣服天子,不交结诸侯,靠自己耕作吃饭,靠自己挖井喝水,结果被姜太公杀掉。

B.姜太公认为,不打仗而显贵,不耕田而扬名,不是教化国人的办法,就像是不受支配的马,低贱的奴仆也不会依托它的脚力。

C.周公听说姜太公杀了狂矞和华士,就指责这种做法不对,然后拿着礼物去看望地位低下的人,王充对周公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D.王良是一个善于驯马的人,给他拉车的马,没有疲沓不走的坏马,王充认为,王良驯马的方式,也一定会得到韩非子的肯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者,非爵禄则刑罚也。

(2)以此威马,至矣,然非王良之法也。

14.为什么王充认为韩非子“好恶无定”?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案】

10.CEG 11. A12. C

13.(1)况且先王用来驱使臣民的,不是爵位俸禄就是刑罚。

(2)用这种方法来威吓马,算是到极点了,然而这不是王良驯马的方法。

14.(1)韩非子既肯定太公诛杀狂商华士,又肯定王良驯马,而王良驯马与周公礼待白屋之士相似,太公诛二子与宋人杀马相似。

(2)如果韩非子否定宋人杀马,就应否定太公诛二子;如果韩非子肯定太公诛二子,就应肯定宋人杀马。

(3)但韩非子对这两种相似的情况态度不同,所以王充认为他“好恶无定”。

【解析】

【导语】材料一讨论了姜太公诛杀狂矞、华士的理由,他认为这两人不服从王命,不为君主所用,影响国家治理。材料二则引入了周公与王良驯马的例子,指出周公重视礼贤下士,而太公诛贤之举不妥。王充通过对比,认为姜太公和宋人的做法均不如王良驯马;用驯马之道喻治国之理,认为韩非子对善恶的评价不够一致。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们自己认为是世上

贤士,却不肯为君主所用,行为极其贤良,却不被君主任用。

“己”是主语,“谓”是谓语,“世之贤士”是宾语,故在C处断开。

“而不为主用”,主语承前省略,“不为……用”是谓语,“主”是介词“为”的宾语,“为”表被动,故在E处断开。

“行”是主语,“贤”是谓语,故在G处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意思不同。受封/疆界。句意:太公望受封在东方的齐国。/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

B.正确。使动用法/官职以左为卑,“左迁”是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句意:使它向左它不向左。/我被贬官为九江郡司马。

C.正确。同类的人或事物/像。句意:地位低下的人,和狂矞、华士是同类的人。/像极了弥勒佛。

D.正确。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马受到伤害。/尊师的风尚不回复。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王充对周公的做法提出了质疑”错误,文中只是说周公对太公诛二子的做法提出质疑并去看望白屋之士,并没有说王充对周公的做法提出质疑。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且”,“况且”;“所以”,用来……的;“使”,驱使;“非……则”,不是……就是……。

(2)“以”,用;“威”,威吓;“至”,极点;“非王良之法也”,判断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1)太公诛二子:太公望认为狂矞、华士不臣服天子、不结交诸侯、不受赏罚劝禁,对国家的统治秩序造成威胁,所以将他们杀掉。韩非子对太公的这种做法给予肯定,说明他认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权威,可以采取强硬手段对付不服从的人。王良善于驯马,能让马听从指挥,为君主所用。韩非子肯定王良驯马,体现了他对能够有效管理和利用资源、使其为君主服务的行为的赞赏。王良驯马是用合适的方法使马顺从,为君主服务;周公礼待白屋之士,是对那些地位低下但有才能的人以礼相待,希望他们为国家效力。两者都是采用较为温和、积极的方式来引导和利用人才或资源。太公诛杀狂矞、华士,是因为他们不肯为君主所用,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宋人三次杀马,也是因为马不前进,用暴力的方式来威吓马。两者都是在面对不服从的对象时,采取了强硬甚至暴力的手段。

(2)如果韩非子肯定太公诛二子,就应肯定宋人杀马。但韩非子对这两种相似的情况态度不同,所以王充认为他“好恶无定”。从相似性的角度来看,既然两种情况具有相似性,那么对其中一种情况的态度应该在逻辑上与对另一种情况的态度保持一致。如果认为宋人杀马的方法是错误的,那么太公诛二子的做法也应该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是在面对不服从时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反之,如果认为太公诛二子是正确的,那么宋人杀马也应该是正确的。

(3)韩非子一方面肯定太公诛二子,另一方面又没有明确表示肯定宋人杀马,这种态度上的不一致使得他的喜好和厌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在王充看来,韩非子的这种做法缺乏逻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因此认为他“好恶无定”。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公望受封在东方的齐国,齐国东部的渤海边有两位隐士叫狂矞、华士,这兄弟二人确立主张说:“我们不臣服天子,不交结诸侯,靠自己耕作吃饭,靠自己挖井喝水,我们对别人没有什么要求。不要君主给的名位,不要君主给的俸禄,不做官而从事体力劳动。”太公望来到营丘,派官吏捉拿并杀掉了他们,把他们作为首先惩处的对象。周公旦在鲁国听到这件事,派出紧急的传信使者去询问说:“这两位是贤士。现在您享有封国杀掉贤士,为什么呢?”太公望说:“他们不臣服天子,这样我就不可能让他们臣服;不结交诸侯,这样我就不可能驱使他们;靠自己耕作吃饭,靠自己挖井喝水,对别人没有什么要求,这样我就不可能用奖赏、惩罚来勉励和约束他们。况且先王用来驱使臣民的,不是爵位俸禄就是刑罚。现在这四种手段都不能用来驱使他们,那么我将做谁的君主呢?不打仗而显贵,不耕田而扬名,又不是用来教化国家的办法。现在这里有一匹马,样子像良马,是天下最好的马。然而驱赶它它不前进,勒住它它不停止,使它向左它不向左,使它向右它不向右,那么即使是低贱的奴仆,也不会依托它的脚力。他们自己认为是世上的贤士,却不肯为君主所用,行为极其贤良却不被君主任用。这不是贤明的君主可以用来作为臣子的人,也就像不能支配的良马一样,因此把他们杀掉了。”

材料二:

周公听说太公杀了狂矞、华士二人,指责这种做法不对,然而他自己却拿着礼物去拜访地位低下的人。地位低下的人,和狂矞、华士是同一类人,周公以礼待他们,太公诛杀他们,狂矞、华士的节操,和周公的做法,谁的是正确的呢?宋国有个驾驭马的人,马不前进,他就拔剑砍断马腿并把马扔到沟里;又驾驭一匹马,马还是不前进,他又拔剑砍断马腿并把马扔到沟里。像这样做了三次。用这种方法来威吓马,算是到极点了,然而这不是王良驯马的方法。王良登上车,马没有疲沓不走的坏马。尧、舜治理国家,百姓没有狂妄悖乱的。王良驯马的心意,和尧、舜顺从百姓的心意是一样的。人的本性是相同的,马的习性是不同的。王良能调教不同习性的马,太公却不能率领同一本性的人。既然这样,那么周公拜访地位低下的人,就像王良驯马一样;太公诛杀狂矞、华士二人,就像宋国人砍断马腿一样。拿出王良驯马的方法和宋国人驾驭马的做法,让韩非子来评论,韩非子一定肯定王良而否定宋国人。王良能使马完好,宋国人伤害马。马受到伤害,不如让它完好;这样说来,百姓死亡,不如让他们活着。假如韩非子否定王良,自己就和宋国人一样了,这是伤害好人。如果他不否定宋国人,那么宋国人的做法和太公一样。不否定宋国人,就是肯定太公,这样韩非子的喜好和厌恶就没有确定的标准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徐安宜(节选)

李白

白田见楚老,歌咏徐安宜。

清风动百里,惠化闻京师。

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

川光净麦陇,日色明桑枝。

大车扬飞尘(节选)

李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注】①徐安宜,指在安宜(地名)任职县令的徐氏。②浮人,在外流浪的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风徐徐,吹拂百里。《赠徐安宜》三、四句写安宜自然环境怡人,为后文写川光、日色等景象作铺垫。

B.浮人若云,返乡耕耘。《赠徐安宜》五、六句描写的情境氛围与张若虚诗句“白云一片去悠悠”迥异。

C.大车经行,飞尘蔽空,道路晦暗。《大车扬飞尘》起笔虽不直接写人,但已渲染出车中人的声势。

D.同样是刻画宦官的权势,“行人皆怵惕”与《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一句运用的手法不同。

16.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其中“观”与“怨”,前人释为“观风俗之盛衰”“怨刺上政”。李白这两首诗正好分别对应诗歌这两种功能。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答案】

15. A

16.李白的这两首诗分别对应了诗歌的“观”和“怨”两种功能,既展现了社会风俗的兴盛,又表达了对上政的怨刺和不满。在《赠徐安宜》一诗中,李白通过对徐安宜治下的安宜县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片和平繁荣的景象。这正是“观风俗之盛衰”的体现,展现了社会风俗的兴盛。而在《大车扬飞尘》一诗中,李白则通过描绘宦官权势嚣张等场景,揭示了宦官权势的嚣张跋扈,对百姓的欺压和恐吓,这正是“怨刺上政”的体现。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A.“三、四句写安宜自然环境怡人”错误,诗中的“清风动百里,老化闻京师”并非直接描写安宜的自然环境怡人,而是借清风之动,形容徐安宜的政绩已经影响到百里之外,甚至京师也有所耳闻。以此夸赞徐县令的政绩。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其中“观”指的是观察社会风俗的盛衰,“怨”则是表达对上政的怨刺。李白的这两首诗正好分别体现了这两种功能。

在《赠徐安宜》一诗中,李白通过对徐安宜治下的安宜县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片和平繁荣的景象。他描述了清风拂面、百姓安居乐业、田野耕种繁忙、自然景色优美的画面,这正是“观风俗之盛衰”的体现,展现了社会风俗的兴盛。

而在《大车扬飞尘》一诗中,李白则通过描绘大车扬起的飞尘、道路晦暗、宦官权势嚣张等场景,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黑暗面的不满和怨刺。他用生动的笔触揭示了宦官权势的嚣张跋扈,对百姓的欺压和恐吓,这正是“怨刺上政”的体现。

因此,李白的这两首诗分别对应了诗歌的“观”和“怨”两种功能,既展现了社会风俗的兴盛,又表达了对上政的怨刺和不满。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老师告诫学生为人处事要善始善终时,可以选用古诗文中的名句,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

(2)《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了《阿房宫赋》的“______,______”。

(3)小强在阅读欣赏古典诗词时,深深体会到古代诗人善于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即使是诉诸听觉的声音也能通过形象的画面再现出来,如“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有善始者实繁 ②.能克终者盖寡 ③.覆压三百余里 ④.隔离天日 ⑤.大弦嘈嘈如急雨 ⑥.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覆、隔、迸。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珍干菜家族中,金灿灿的黄花菜几乎可与木耳齐名。黄花菜的名字很独特,属于典型的一名两物,整株植物和干制后的花蕾,都叫黄花菜。世间长相相近的人有很多,同样,自然界中( a )。譬如,素有忘忧草和母亲花美称的萱草花蕾,就和黄花菜的花蕾极为相似,极易弄混。黄花菜原本就( b ),而是多种花蕾相似植物的统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萱草的花称为“黄花菜”,就属于这种情况。

黄花菜能够成为山珍干菜的上品,那一抹奇香异味【 A 】。黄花菜散发出的独特香味,不仅有普通花朵或多或少都有的单薄花香,还有直抵肺腑令人陶醉的迷人菌香。黄花菜更多时候,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菜肴中,尤以充当各种汤类的配菜居多。

黄花菜是多年生宿根植物,种上一年,第二年又萌发新芽。院里院外,空闲之处,种些黄花菜,既可赏花,又可吃菜,【 B 】。难怪古人看到农家庭院里满地盛开的黄花菜,禁不住发出“______”的感叹。刚摘的黄花菜花蕾,色泽温润,清新动人,却不像南瓜花一样,( c ),而是必须先在热水中焯熟后,才能做菜制汤。生黄花菜的花蕊中,含有大量秋水仙碱。①秋水仙碱本无毒性,②因而吃到肚里,③会氧化成有毒的二秋水仙碱,④造成食物中毒。⑤中毒后,轻则头晕恶心、伤及脏腑,重则上吐下泻、性命不保。

豫中乡间,春秋夏三季,农人有将新鲜时蔬晒制成干菜的食俗。把新鲜的黄花菜晒成干菜,中间还要经过高温熏蒸,一来是除去秋水仙碱,二来是激发出黄花菜的复合香气。在阳光下,黄花菜佝偻着身体,由青变黄,散发出温润金黄的迷人光泽,成为一根根闪耀着光芒的金针。

18.文章结尾在写“黄花菜”时,使用了拟人和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以“小鸟”或者“小河”为对象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拟人和暗喻;拟人和暗喻贴切,表达流畅。

19.请在文中A、B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a、b、c三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孟郊)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C.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温庭筠)

D.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苏轼)

【答案】

18.示例一(以小鸟为对象):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它宛如一位灵动的精灵,给大自然带来了无尽的生机。

示例二(以小河为对象):小河在大地的怀抱中欢快地奔跑着,它像一条闪耀的银丝带,装点着美丽的山川。

19.A功不可没 B一举两得

20.②将“因而”改为“但”;

⑤将“伤及脏腑”和“上吐下泻” 调换位置

21.a容貌酷似的花朵也有不少 b不是单指一种植物 c可以直接烹炒

22. D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本题要求使用像结尾在写“黄花菜”时,使用的拟人和暗喻的修辞手法,并且规定了本体,以“小鸟”或者“小河”为对象。以“小鸟”为对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可写小鸟在唱歌,运用比喻的手法,可将小鸟比作精灵,所以可写为: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它宛如一位灵动的精灵,给大自然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以“小河”为对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可写小河在欢快地奔跑,运用比喻的手法,可将小河比作一条丝带,所以可写为:小河在大地的怀抱中欢快地奔跑着,它像一条闪耀的银丝带,装点着美丽的山川。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本处是说黄花菜的奇香异味在黄花菜成为山珍干菜的上品中的作用,根据“黄花菜散发出的独特香味,不仅有普通花朵或多或少都有的单薄花香,还有直抵肺腑令人陶醉的迷人菌香”,说明黄花菜的奇香异味在黄花菜成为山珍干菜的上品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填“功不可没”。“功不可没”,功劳极大,不可抹灭。

B本处是说农家庭院中盛开的黄花菜,既可赏花,又可吃菜,有两方面的好处,可填“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指做一件事,同时收获两方面的好处。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因而”不合逻辑,①句和后文构成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所以应将“因而”改为“但”。

⑤“头晕恶心、伤及脏腑,重则上吐下泻”语序不当,中毒后较轻微的表现是头晕恶心、上吐下泻,情况严重的伤及脏腑,所以应将“伤及脏腑”和“上吐下泻”调换位置。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本文是围绕黄花菜来说的,而根据“世间长相相近的人有很多”,再根据“素有忘忧草和母亲花美称的萱草花蕾,就和黄花菜的花蕾极为相似,极易弄混”,说明容貌酷似的花朵也有很多,可填“容貌酷似的花朵也有不少”。

b和后文“而是”相搭配的连词为“不是”,再根据“而是多种花蕾相似植物的统称”,说明黄花菜不是指单一的植物,可填“不是单指一种植物”。

c根据后文“而是必须先在热水中焯熟后,才能做菜制汤”,说明黄花菜和南瓜花不同的地方是必须在热水中焯熟,所以南瓜花可以直接烹炒做菜,可填“可以直接烹炒”。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前文说到农家庭院中盛开的黄花菜,既可赏花,又可吃菜,所以对于农家来说,黄花菜很宝贵。而苏轼的这句诗就是描写黄花菜的诗句,表示不要说农家没有价值高的东西,遍地的黄花菜非常有价值,是苏轼对于黄花菜的赞美之词。

故选D。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一名男生发现室友床上有一根臂力棒,就拿来掰了一下,掰不动,问室友能掰几个。室友含糊地说:“50个吧。”男生不信,不客气地说:“你能掰50个,今晚我就在室外蹲一宿!”室友气不过,开掰……几个人在旁边数数,眼看快50个了,数到49,室友把臂力棒一扔,说:“不行,掰不动了。”有网友说,这孩子(室友)以后能成大事。

上述材料让你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了网上的一个帖子,叙述了一件事,一名男生不相信室友掰臂力棒能掰50个,就与室友打赌。在眼看着室友就快胜利时,室友却把臂力棒扔掉了。结果很显然,室友输掉了比赛。材料还引用了网友说的一句话:“这孩子(室友)以后能成大事。”室友明明输掉了比赛,为什么还有人称赞他呢?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室友并不是没有实力掰50个臂力棒,而是不想让男生因输掉比赛在室外蹲一宿,不想让男生在众人面前难堪、尴尬,所以故意输掉比赛。由此可见,室友是一个有尊严、不屈服、敢挑战的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善良、宽容的人,他懂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会为了一时的意气之争而使别人陷入窘境。网友说他“以后能成大事”,这是对他所具有的美好品质的高度赞扬。

对此,写作时,可以重点从室友这一人物出发,评论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对我们有怎样的启发。试题并未规定文体。对此,考生如写作议论文,可以从评价材料入手,引出自己的观点,分析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应该选择怎样的态度与做法,并由此给出尊重他人、善良为人等的核心论点。如写作记叙文,可以选取生活中一个场面或者几个场面来展示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候的做法,弘扬正能量,如图书馆中放轻脚步,如离开时轻轻关上房门等。

立意:

1.让善良之花绽满枝头。

2.迎战守尊严,善意护他人。

3.理解包容铸就和谐社会。

例文:

以善为舟,共赴美好未来

一名男生因不信室友能掰动50个臂力棒,而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赌约。室友在气愤之下,毅然决然地开始了挑战,却在即将达成目标时选择了放弃。室友的这一行为,看似可惜,却是出于保护男生的善意。在他身上,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颗光辉闪耀的善良心灵。传递善意,则如同以爱为帆,以善为舟,引领我们共同驶向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善意,是心灵的灯塔。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遇到黑暗与迷茫。这时,善意就如同心灵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方向和力量。它教会我们以温柔的目光看待世界,以宽容的心态接纳他人。当我们对他人报以善意时,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心灵种下一颗温暖的种子,让它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爱与希望的花朵。

善意,是社会的粘合剂。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大家庭,而善意则是这个家庭中最宝贵的粘合剂。它让冷漠的邻里变得亲如一家,让陌生的路人也能相互扶持。在善意的作用下,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温暖和力量。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充满善意的社区、城市,往往更加和谐、稳定,人们的生活也更加幸福、满足。

传递善意,共筑美好未来。传递善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主动传递善意时,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每一个善意的举动都会引发更多的善意回应,从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我们的行动去传递善意。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无论是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还是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都是对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奉献。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和回馈,珍惜那些曾经给予我们善意的人和事,让这份善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并传递给更多的人。

以善为舟,共赴美好未来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景。人们应该共同努力,追求善良和正义,做到众善奉行。让我们携手并进,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传递善意和温暖,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