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 (一)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5-01-03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人类探索地球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全球变化等因素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有学者认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之中。生物多样性丧失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功能和复杂度等均会产生深刻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全球生态系统崩溃并威胁到人类生存。显生宙①以来,地球生物多样性并非持续稳定增加,其中包括生物辐射、生物大灭绝和生物复苏等。研究这些深时②生物多样性重大事件的发生过程、机制及其响应型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地球上生命演化和环境变迁的复杂关系,为保护现代生态系统和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借鉴。

地球上的生物中99%以上都已经灭亡,由于生物保存为化石的机率低、空间分布也不均衡,深时化石记录时空分辨率低,各个地区采集的程度差异大,缺乏可靠的分析方法等因素,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一直难以与现代精细时空尺度下的生态系统变化过程进行比较。然而,随着化石和地层大数据积累、多学科交叉、研究范式和方法创新等,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分时段统计化石属种数量,一方面,新的含有更加丰富信息的化石数据库正不断完善,从而使得发展更精细时间分辨率的分析手段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更加综合化,人工智能算法、利用超级计算机实现并行计算、模型预测等正在快速进展。

全球深时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揭示了生物演化的宏观规律,有助于识别生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近年来除了化石数据之外,也开始发展了一些基于生态网络分析和模拟等手段来评估深时多样性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由于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古生物学家们开始思考用数据库来研究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过程,用定量统计方法研究深时生物多样性。此外,全球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更多地注重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统计数据,因为海相地层剖面分布广,保存较为完整,容易开展大区域甚至全球性对比;与此情况相反,陆地生物多样性的重建工作至今依然困难。大数据研究实现了对深时生物多样性精细演化规律的全新认识,并且已经接近与近现代生态系统进行比较的尺度。尽管目前已在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研究经验,重建深时生物多样性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重建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按时间的演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用于识别地质历史时期重大的生物多样性变化事件;二是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反映区域及全球生态变化的异同性。是什么因素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发生剧变 这是人类特别关注的问题。得益于古环境模拟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基于古环境数据的生态模型应运而生,或者说深时生物多样性演变模式近年来也开始用于重建和评估当今生态系统的变化,而深时发生的一些重大生物事件也被用于与现代生态系统的现状比较。古环境模型同样往往基于过度简化的边界条件,并且其依据的古地理模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生态模型的两大基础: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可信度也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深时生物多样性的重建工作在以下几方面亟待进一步加强。在古生物数据方面:(1) 数据整合方面;(2) 地层对比方面;(3) 化石数据不均一性问题;(4) 数据标准化问题。在古地理古环境古生态模型利用方面:(1) 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重建工作,需要对比在不同的板块及不同环境模型背景下的研究结果;(2) 应用古地理及古环境模型,使得基于化石和模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取得更好的准确度和更高的分辨率;(3) 物种分布模型的研究中充分利用深时环境模型的更多指标;(4) 结合现代生态系统,对古生物生理特征和古生态系统结构开展更精细的研究和类比。化石数据的扩展和基于化石的分析方法的进步,古环境模型的改进和基于古环境的生态模型的优化,多方面的结合将有助于弥补彼此的不足,并最终在更高分辨率的时间与空间上系统地重建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历史,从而取得对现今和未来生态过程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深时经验。

我国拥有国际领先的古生物地层研究基础,并在古环境模型应用方面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但需要在分析方法上进行创新,加强在古环境、古生态模型方面的开发工作,建立相对独立自主的设计和应用模型,推动深时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节选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重建深时地球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模式的思考》,《科学通报》2024年第69卷第22期)

【链接】

①显生宙,是地球历史上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等动物以来的阶段,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从距今大约5.7亿年前延续至今。

②深时,是一个地质学的时间概念,是另一种衡量时间的尺度,指时间从当下向前向后无限延伸,不仅通往过去,也通往未来。如果人类时间是以秒、分、 时、年计算。深邃时间的计量单位则是百万年、千万年、亿万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专家学者们深入地探索地球上生命演化和环境变迁的复杂关系,有助于研究地球上的深时生物多样性重大事件的发生过程、机制及其响应型式。

B. 为保护现代生态系统,更好地预防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爆发,我们应重建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以取得对生态过程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深时经验。

C. 与海相地层剖面相反,陆相地层剖面分布范围不广,化石保存不够完整,陆地生物的地方性色彩更加明显,陆相地层剖面难以开展全球性对比。

D. 我国在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质基础,并拥有广泛的国际合作,因此,在该领域已建立相对独立自主的设计和应用模型。

2. 下列选项中对“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评估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除了依赖分时段化石属种统计手段,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基于生态网络分析和模拟等手段。

B. 由于深时化石时空记录分辨率低,该研究长期局限于简单的分时段统计化石属种数量上。

C. 随着新的化石数据库信息不断丰富并趋于完善,现代精细时间分辨率分析手段正进一步发展。

D. 古生物学家们想用数据库和定量统计方法,来研究地球深时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过程。

3.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从人类特别关注的问题出发,分析地球生物多样性发生剧变的因素,为保护现代生态系统提供重要借鉴。

B. 文章归纳了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阐述重建生物多样性历史的重要性问题,强调改进技术手段的需求。

C. 文章对古今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宏观情况和深时化石记录时空的局部状况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重点突出。

D. 文章从“古生物数据”和“模型利用”两方面进行类比,说明该项重建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具备的条件。

4. 结合文本,请解释一下什么是“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4分)

5. 为什么说重建深时生物多样性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断桥

王筠

鸭绿江的春天像往常一样来得晚,像往常一样等得人心焦,过了清明,接近谷雨,江岸上的那些花儿才开放,江畔上的柳树才鼓出一蓬蓬毛嘟嘟的绿芽来。遥远的上游,长白山的冰雪融化了,冰河如梦初醒,咔咔嚓嚓地炸裂、涌动和翻卷着,以沉稳的耐力、不屈的坚韧,随波逐流数千里,浩浩荡荡。

老辈人讲,1950年的那个冬季异常严寒,鸭绿江厚厚的冰封一直连接到入海的地方,在下游的长旬河口,在安东、韗安,千军万马的队伍很多是踏着结实的冰面过的江。老辈人说,那些年,整条河流的冰冻期缓慢而绵长,从头年的11月下旬开始封冻到来年的4月中旬才完全解封,大河要一直睡上好几个月。但是这些年不行了,全球气候变暖,中游以下的鸭绿江就很少封冻了,哪怕是最冷的季节里也不会入睡,更难得一见冰排涌动的景象。老辈人感叹,大河不再冬眠了,它夜以继日地流淌,马不停蹄,匆忙着奔腾向海,像是奔赴一场盛大的约会。

正是这样的时刻,几家人来到了鸭绿江。

赵槐花一家,二愣三丫头一家,朱汶水一家,刘大宝,还有远涉重洋来自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的赵跃进一家,他们相会在春光姗姗来迟的鸭绿江畔,相聚在过去的安东、现在的丹东。他们陪伴着自己的父母,孩子们陪伴着他们的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故地重游。

长辈们孙辈们走在最前面。

若干年前,孩子们的祖辈高唱着战歌从此跨江而去,也是由此越过千沟万壑来到崭新和陌生的中国。它是一座遗址,也是一个老人,记录见证着过往和一切。

离开高铁丹东站,一路走来,就到了江边。

丽日蓝天下,春色微寒,对面的朝鲜清清爽爽。一架铁桥横跨江面,将这边的丹东和那边的新义州连接起来。不,不是一架,是两架,赫然出现在视野之内的是两架铁桥。一架跨江而过,一架断在中间。断在江中的这座钢架铁桥,在靠在中国的这一侧还依然完好,朝鲜的江面上则是空空荡荡。旅游图册上说,朝方于战后拆除了炸坏的桥梁,断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断桥”。

回过身来,大江这边的景观大道沿江铺开数十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迎春花早已开过,连翘黄得耀眼。公园,栈道,绿地,长廊,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了精心治理,曾经的战争越来越远。眼望对面的朝鲜,孩子们的心情是复杂的,酸甜苦辣,什么都有。而钢架铁梁上,一行大字迎面而来——

鸭绿江断桥

五个手写的楷书如同五个巨大的感叹号横跨桥头。赵玉兰女婿,也就是赵槐花丈夫、李芝儿的爸爸向大家介绍,五个大字为一位志愿军老兵所题。老兵所在部队是当年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在冰寒雪冷的长津湖大战美国海军陆战第一师。赵玉兰的另一个女婿二愣说,他爷也打过长津湖,弄不好他爷跟题字的老兵是一个部队。三丫头撇撇嘴巴子,那有什么用!人家是个大官,俺爷呢,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

孙辈们簇拥着长辈走在最前面。

他们走过了“鸭绿江断桥”的桥头,走上了笔直的桥面。男女老幼,肤色不同的中国人和外国人,一个兴盛的家族。游人们纷纷驻足,不约而同地给他们让道——五个晚辈肩并肩,五个人捧着五个镜框,镜框里是他们年轻的祖辈:

李芝儿怀抱着她的姥姥赵玉兰,小皮特儿捧着他的爷爷老皮特儿赵比德;朱汶水的女儿朱盼盼抱着奶奶闵晓丽,他的儿子朱沪生恭恭敬敬举着爷爷朱贡献——孙子的胸口上戴着爷爷曾经的荣耀,那枚朝鲜人民军当年颁给他的功勋奖章。还有那个已经长大的刘大宝,他捧着自己的老爷爷刘小光。五个镜框,五幅放大的黑白照片,将五个青春荡漾的年轻人聚集在鸭绿江上。赵玉兰是大辫子的赵玉兰,志愿军单军帽掩映下的一双大眼清澈有光;赵比德身着中式的棉衣棉装,碧潼战俘营伙食不错,他看上去脸膛黑亮;朱贡献戴个志愿军的棉帽子披着志愿军的棉大氅,瘦削难掩书卷气,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闵晓丽同样着志愿军单军装,白净的脸蛋上透着城市姑娘的俊俏模样。还有刘三刘小光,薄棉帽、棉军装,方正脸盘,如炬目光,胸牌写着“1950年10月留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几个字样。照过了这张照片,他就跟着打长津湖的队伍过江了,他不知道自己和千千万万战友的命运会是怎样。

此刻,赵玉兰,皮特·路德,朱贡献,闵晓丽,还有他刘小光,他们都再次年轻,穿越时光相聚一堂。

(节选自王筠《阿里郎》)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通过对和平景象的描摹、援朝士兵青春生命的书写,展现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

B. 文章插入“老辈人”对当年鸭绿江冰冻期绵长现在冰冻却很少的叙述,旨在表达对自然环境恶化的担忧。

C. 来到鸭绿江,望见江对面的朝鲜,孩子们的心情复杂,这是因为朝鲜曾经是自己长辈战斗生活牺牲的地方。

D. 作者借三丫头对爷爷的评价,表明了普通人在宏大历史进程中的微不足道,从而传达了历史的虚无感。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多次写长辈孙辈走在最前面,以独特视角避开对历史的宏大叙事,微观展现了对援朝岁月的回望。

B. 小说设置了两条故事线,一条围绕五位志愿军青年展开,另一条聚焦于现实中的英雄后辈,并行推进。

C. 小说注重对鸭绿江边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了充满生机的环境氛围,也使得文章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

D. 鸭绿江的断桥映照出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战士作战的英勇,也寄寓了中国人民对抗美援朝历史的铭记。

8. 文章结尾画横线句说“他们都再次年轻,穿越时光相聚一堂”,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9. 作者王筠认为,小说要写带有温度的东西。请结合全文谈谈“温度”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 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

利农事。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材料二:

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故轻治不可以使之。奚谓轻治 其农贫而商富。故其食贱者钱重,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故曰: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则民不得无田,无田,不得不易其食。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节选自《商君书·外内》)

材料三:

有国家者,未尝不思治。孜孜焉求才,汲汲焉用人。官无旷位,命不虚日。多不至于治者,何哉 盖不知重其本也。夫重其本,莫若安人。安人之本,莫先于农桑。上自天子,下至庶人,未有不须衣食以资养其生。故率公卿以躬耕于千亩,非独致敬于菜盛也;率嫔御以亲蚕于茧絮,非独致美于黻冕也;皆所以先民之教化也。下之人必曰王者后妃尚勤于耕桑余何人哉 既庶且富,然后值班我相及,王道可行。

(节选自唐·牛希济《治论》)

10. 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下之A人必曰B王者C后妃D尚勤E于耕桑F余何G人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强,使……强盛,与《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的“强”用法不同。

B. 繁,多,与《谏太宗十思疏》“有善始者实繁”的“繁”字意思相同。

C. 焉,……的样子,与《阿房宫赋》 “盘盘焉,困困焉” 的“焉” 意思相同。

D. “盖不知重其本也”与《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的“盖”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管仲认为,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爱惜家园,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就容易治理,所以安定太平的国家往往富裕。

B. 商鞅认为,人民的境内之事,没有比农事更苦的了,农民用力最为辛苦,但获利又少,不如商业和手工业者获利多。

C.《治论》认为,专心致志求贤任能,没有一个官位空置,官员勤恳敬业的国家多是舍本逐末,不能够成就太平治世。

D. 牛希济认为,安定人民的根本在于重视农业,农业可以让百姓供养自身,百姓人口增多且富有后,才可能成就王道。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

(2) 食贵,籴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14. 三则材料都谈及农业对国治的重要意义,侧重点有何不同 请简要概括分析。(3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从军行 (节选)

唐·李昂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

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诗开篇两句交代了朝廷派兵戍守边疆的原因, “年年”二字写出戍边的频繁,也暗示了边境动荡不安,为下文战事来临做铺垫。

B. 诗人使用汗血马、玉门关、沙漠、桑河等独具边关特色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开阔雄伟的边塞图景,也表现出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

C. 边关胡人来犯,朝廷收到加急文书后抓紧点兵派将,士兵们整肃军容,将军阅兵校武,带兵出征,显示出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D. 部队到达幽陵后,感受到了与中原地区不一样的景象,行军途中也能看到用于御敌防守的堡垒,可见边关渐近,战事频发。

16. 请赏析“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两句诗的妙处。(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苏轼在《石钟山记》使用典故描摹了石钟山发出的声响,其中“噌吰”声是“ ”, 而“竅坎镗鞳” 声则是 “ ”。

(2) 小明在读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诗时,联想到了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中描写草木繁盛来衬托哀情的句子是“ , ”。

(3) “沧海”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请写出含有“沧海”一词的古诗文,如“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相对于很多对死亡 ① 的思想派别,儒家不否认也不回避死亡这个客观事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俗话说,生死不由人。与其对死后世界无谓地猜测悬想,或者一厢情愿地追求 ② 来麻痹自己,不如珍惜有限的生命,面对现实,过好眼下的日子,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才不枉活这一生。基于对现实的认知,儒家所理解的人生价值,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忠君报国,光宗耀祖。做不到这些,人就如同 ③ 一般,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活着就必须奋斗,必须战胜来自各方的阻碍和困难。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请围绕“儒家” “人生价值”与“现实”几个关键词,概括本段内容,不超过18个字。(6分)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对于中华民族每个人都熟悉的节气歌。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中国人的时间哲学,还是关于时令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人们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的基本遵循,是中国社会顺天应时、指导实践的生活指南,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种种文化滋味顺着大自然的节奏生成,节气味为贵,你我皆可尝。

① :节气建构了中国人的时间体系,它以自然时序提示和服务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节气成就了中国人的生活仪式感,规范日常生活节奏与具体内容,让人们把生活过成诗;节气,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意象和审美意境,沉淀为中国人的审美符号和审美传统,孕育了大量优秀文艺作品;② ,即便在异地,中国人也能在共同的节气中情感同频,情绪共振,而且这种集体情感又进一步凝聚成了更大范围的文化情感。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 下列句子中的“你”与文中加点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不管什么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B. 他不住地埋怨自己,“你怎么那么愚笨!”

C. 刚见面,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她来。

D. 你老放心,这点小事就妥妥地包在我身上。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四、写作 (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在老照片里定格了五位志愿军战士的过去,令后辈动容。当代的青年应该具备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的意识、心胸和能力。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西南名校联盟2025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参考答案

1.(3分) C 【解析】A 项,因果倒置:B项,原文“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发生之中”,已然变未然:D项,我们还未建立起相对独立自主的设计和应用模型,曲解文意、未然变已然.

2.(3分)B 【解析】以偏横全,原文是“由于生物保存为化石的机率低、空间分布也不均衡,深时化石记录时空分辨率低,各个地区采集的程度差异大,缺乏可靠的分析方法等因素”.

3.(3分) D 【解析】原文“(4) 结合现代生态系统,对古生物生理特征和古生态系统结构开展更精细的研究和类比”,曲解文意:另外,选项中“说明”一词也不恰当。

4.(4分)深时生物多样性研究是指对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旨在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历史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评分参考:答出一点2分,共计4分)

5. (6分)

①生物保存为化石的机率低、空间分布也不均衡,深时化石记录时空分辨率低,各个地区采集的程度差异大,缺乏可靠的分析方法。

②陆地生物多样性的重建工作至今依然困难。

③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可信度也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④在分析方法上进行创新。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2分,任答三点,共6分)

6.(3分)A 【解析】B项,从全文看,此处言说感叹表达的是对英雄人物的追怀。C项,“牺牲”于文无据. D项,认知与作者认知相违背。

7. (3分) B 【解析】B项,对文本叙事手法理解有误,文章不是双线并行,是以对现实的叙述为主,回忆与现实穿插。

8. (4分)

①照片定格了五位志愿军战士年轻时期的精神风貌。

②后代的缅怀、铭记、传承使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青春不朽.

③后代因缅怀而相聚,是对志愿军战士团结友爱情感的最好告慰。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给满4 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 (6分)

①设置的环境有温度:大河不再冬眠,春天万物复苏,冰河融化,春花盛开。

②叙述的故事有温度:如鸭绿江边后辈的团聚及五幅照片的相聚,孙辈佩戴功勋奖章,血脉亲情的延绵。

③传递的情感有温度:后辈的告慰,跨越国界的温情,志愿军战士的青春朝气、团结友爱、家国情怀都充满温情。

10. (3分) BDF (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下之人必曰:“王者后妃,尚勤于耕桑,余何人哉 ”

11. (3分) D 【解析】C项, 焉, 用在形容词后面, 表示事物的状态, “……的样子”. D项,“盖不知重其本也”的“盖”是表原因,相当于“原因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的“盖”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12. (3分) C 【解析】“不能够”表述绝对。

13. (8分)

(1)(4分) 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

【评分参考:“富国多粟”(国富粮多)、“贵”(重视,以……为费)各1分,句意2分】

(2)(4分) 粮食贵,买粮就不容易,而又加重赋敛,那么,百姓就不得不放弃经商、手工业,而赚取田利.

【评分参考:“籴”(买)、“征”(赋敛) 各1分. 句意2分】

14. (3分) 材料一重在表达治国必富民,而重农抑商才能国富粮多。(1分) 材料二重在谈如何鼓励人民从事农业活动。(1分) 材料三重在表达君王重视农业并以身垂范教化百姓务农,才能成就治世王道. (1分)

15.(3分) B 【解析】“战争的惨烈和残酷”错,“开阔雄伟”的图景不够全面,还有“萧杀荒凉”之感。

16. (6分)

①听觉和视觉的结合. 夜晚耳边传来鸿雁的鸣叫声,早晨看到了旌旗蔽空的场景,使诗句画面更加立体可感。

②借代。用“旌旗”代指军队,特点鲜明,写出了军队到达边关的景象,引发人的想象。

③对仗工整。这两句诗是对偶句,形式工整,表意凝练,写出了行军途中的场景。

④巧用意象,抒发情感。(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诗句中借“鸿雁”这一意象,抒发了思乡之情。

(评分参考:每个点2分,答出其中三个点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 (6分)

(1) 周景王之无射也 魏庄子之歌钟也

(2)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3) 例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评分参考:每个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第3 小题有其他符合情景的答案亦可给分)

18. (3分)

①讳莫如深\避而不谈\三缄其口

②长生不老

③行尸走肉\酒囊饭袋

(评分参考:每个空1分,有其他符合情景的答案亦可给分)

19.(6分) 儒家把人生价值牢牢地建立在现实土壤里。\儒家立足现实,追求人生价值。(评分参考:立足现实2分,追求价值2分,两者关系2分)

20.(4分) 这是中华民族每个人都熟悉的节气歌(或:对于中华民族每个人都熟悉的节气歌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关于时令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还是中国人的时间哲学。(评分参考:滥用介词、语序不当,每处2分,共4分)

21.(3分)C 【解析】A 项,泛指任何人中的特定一员,B项,特指语境里的第一人称“我”.C 项, “你”“我”联合使用, 表示泛指, 相当于“大家”. D 项. “你”“老”连用, 是对尊长的敬称。

22. (4分)

①节气对中国人意义重大(答出“节气作用很多”之类均可酌情给分)

②节气凝聚集体情感[或:节气,凝聚了中国人的情感(集体情感) ]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