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研人数大跳水,意料之外?
2025 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下降,从 2023 年的 474 万降至 2025 年的 388 万,这一变化着实引发了广泛关注。曾经考研热潮汹涌,如今却出现如此明显的人数下降,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双非硕士性价比不高,985、211 高校上岸难度大。硕士研究生每年招录人数都在稳步扩招,报录比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双非院校硕士毕业生发现读研后对找工作的提升并不明显,薪资可能与本科毕业时相当。而且双非院校硕士考公的途径与本科生基本一致,待遇也相差无几,这使得考双非院校研究生的性价比降低。而 985、211 高校虽然备受青睐,但上岸难度极大,热门专业甚至有三战选手,很多人难以下定决心二战或三战。即使为了上岸选择冷门专业,考公时也可能因岗位少而受限。
其次,考公本科就足够。考公务员的行测和申论主要靠时间和精力刷题练习,读研时为了毕业写论文反而没有那么多时间备考。既然读研后也要考公,本科毕业后也要考公,那为何不本科毕业就考公呢?这也使得很多人选择了考公而非考研。
再者,推免比例增大,实考人数降低。院校研究生招生名额中,推免的比例不断增加,留给其他学生的名额减少。学硕招生收窄,专硕成报考主流,而专硕学费高、要求严苛,且研究生从招生到毕业标准变高,一些高校还会清退研究生,这也劝退了不少只想 “混学历” 的同学。
同时,学费上涨,考研门槛变高。专硕学费本来就比学硕高,再加上一些高校专硕学制延长到 3 年,且不为专硕生提供宿舍,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强二线城市,住宿成本和生活成本高,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很多学生对考研望而却步。
此外,在考研热降温的同时,考公考编持续升温。2025 年国考,共有 341.6 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报录比约为 86:1。考公考编包括国考、省考、事业编制、选调生考试等,考试选择和机会多,促使不少本科毕业生把考公放在第一选择上,分流了一部分考研的生源。
总之,2025 考研人数大跳水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考研为何如此之 “卷”?
考研的 “卷” 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竞争激烈的现状
如今的考研竞争可谓异常激烈。一方面,考研报名人数众多,录取率却低得惊人。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 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 474 万人,录取率不超过 20%,超过 300 万考研学子注定落榜。2024 年考研报名人数虽有所下降,但分摊到每个院校每个专业,依旧是 “杯水车薪”。例如考了 400 分落榜、390 分难进复试的情况屡见不鲜,简直是 “卷成麻花”。另一方面,考试过程也极为艰难。考试科目多样,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很高。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不仅要掌握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算法等基础知识,还需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专业课程有深入理解和研究,并且要求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考研除了考笔试内容,还有面试,有很多同学笔试过了,卡面试上了,所以考研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提前备考的现象
2024 考研刚落幕,就有学生为 25 考研凌晨占座。在河南焦作,一名考研女生凌晨 5 点半就起床去占座,当她来到教室门口时,却发现已经有许多人在门口等着开门。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每年研究生考试需要在学校空闲的教室或者图书馆进行日常备考,但考研备考区域有限,只能通过提前抢占来保证自己可以占到好位置。看到 2024 考研的英语和数学这么难,很多人希望多学一点,多背一点知识,多刷一些题目,打好基础,让自己更有优势。而且看到其他同学都开始备考了,同样有考研想法的学生也会跟着一起学,陷入竞争或内卷中。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现在就开始准备 2025 考研确实太早了一点,前期发力太猛,后面可能会腻,也难以坚持。但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专业课一点基础都没有,现在开始学有一定道理。总之,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考研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把握备考节奏。
三、不想卷了,怎么办?
当考研的热潮逐渐降温,许多同学开始思考,如果不想卷考研了,还有哪些出路呢?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替代方案。
(一)国际预科留学
在考研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国际预科留学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国际预科留学具有诸多优势,首先是成本相对较低。以英国为例,预科的学费和生活费一年大概在 25000 至 35000 英镑左右,即 20 至 30 万人民币左右。虽然费用不低,但相对于直接留学和考研的时间、经济成本综合考虑,还是具有一定的性价比。
其次,国际预科留学可以缓解留学压力。预科班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语言训练,帮助学生达到国外大学的语言要求,顺利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对于那些语言成绩薄弱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通过预科的学习,他们可以显著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为未来的学术和日常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预科班的学术课程设置旨在帮助学生适应国外大学的学术要求,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对于那些计划进入名校深造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预科课程不仅弥补了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上的不足,还通过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学术背景。
此外,国际预科留学还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在国外学习生活,学生需要独立处理各种事务。预科班通过提供关于留学国家的文化、概况、学习方法、生活指导等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初次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二)调整心态,合理规划
对于不想现在卷复试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实生活、规划未来。
首先是读书,汲取文字的力量。读一点专业相关的大师著作或论文,也可以选择非专业类的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让人心情愉悦,也能在找东西的时候快速定位,在需要专注看书的时候不至于被周围杂乱的物品分心,一举三得,快行动起来吧!
其次是收拾房间,适当断舍离。趁着腊月扫家,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不穿的衣服鞋子、过期的护肤品化妆品、没有用的考试书等等,都可以清理掉。
再者是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无论是去健身房撸铁、游泳馆游泳、楼下跳绳,还是仅仅在家里铺一张瑜伽垫做帕梅拉女孩或者刘畊宏女孩(当然男孩也可以),都是可以的。注意!如果是正在阳或者刚刚阳康的同学,就老实等病好,等身体彻底恢复好之后再运动!毕竟命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是思考人生,做好计划。趁闲下来的这段日子,可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未来的人生。如果上岸,要在读研期间作出哪些成果?如果不幸落榜,继续再战还是工作?如果工作,是想要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思考之后,开始做相应的准备,比如对过去一年的备考进行经验总结,或者搜集一些大牛论文并做好计划慢慢看起来,也可以问问师兄师姐本专业的就业情况。实在拿不准,也可以听听家人的建议。当然,最终做决定的还得是你自己,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四、理性看待考研,寻找新出路
考研人数下降,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考研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考研,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分析
1.性价比和回报率下降: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有所下降。尤其是一些双非院校的硕士毕业生,发现读研后对找工作的提升并不明显,薪资可能与本科毕业时相当。而且,在就业市场上,一些企业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对学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此外,专硕学费高、要求严苛,且研究生从招生到毕业标准变高,一些高校还会清退研究生,这也让很多人对考研望而却步。
2.考公热升温:考公务员的行测和申论主要靠时间和精力刷题练习,读研时为了毕业写论文反而没有那么多时间备考。而且,考公本科就足够,很多岗位并不要求硕士学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考公而非考研。
3.推免比例增大:院校研究生招生名额中,推免的比例不断增加,留给其他学生的名额减少。这也让很多人觉得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小。
4.就业市场的变化:现在的企业更注重实战能力,“即战力” 正在成为香饽饽。与其要一个零经验的研究生,不如要一个有实操经验的本科生。因此,很多人认为,与其花三年时间考研,不如早点进入职场积累经验。
(二)理性看待考研
1.明确自己的目标:考研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决定考研之前,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如果是为了学术研究,那么考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那么我们应该考虑其他途径,比如实习、培训、考证等。
2.考虑成本和收益:考研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成本。在决定考研之前,我们应该考虑这些成本是否值得。如果我们认为考研的收益大于成本,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考研;如果我们认为考研的收益小于成本,那么我们应该考虑其他选择。
3.不要盲目跟风:考研不是一种潮流,而是一种个人选择。我们不应该盲目跟风,看到别人考研自己也考研。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出明智的决策。
(三)寻找新出路
1.考公:考公务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人来说。考公本科就足够,而且考试选择和机会多,促使不少本科毕业生把考公放在第一选择上。
2.出国留学:出国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拓宽视野和提高语言能力的人来说。出国留学可以让我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体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就业:直接就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的人来说。直接就业可以让我们更快地适应社会和职场,提高我们的就业竞争力。
4.创业: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梦想的人来说。创业可以让我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总之,考研人数下降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要理性看待考研,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无论我们选择考研还是其他选择,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