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早虑早豫不纠结”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2024-09-05 来源:华佗小知识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村上春树说:“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而西汉刘向说:“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大意是,要想不陷入困境,就须提前谋划;要想不至于绝境,就须事先预防。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村上春树和西汉刘向两者相反的观点,引发我们对于是否要“早虑”与“早豫”的思考。首先,村上春树告诉我们,如果“当下”很不顺,不要太过纠结,太过在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即使现在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只要能学会珍惜当下的美好,我们总能发现并收获很多唯美的记忆,心中感到充实与满足,从而有力气去成就更美好的未来。与此同时,他说的这句话原句中还提及应当仍然努力行前走,总会走出阴霾,迎来曙光。这句话从心态和做法两个角度告诉我们如何对待不如意的“当下”。而后者西汉刘向所说的话,意思就是说,人要想不陷于困境或绝境当中,应该早做谋划或打算。刘向的说法与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相符。由此可见,作文的中心话题就是我们是否应当具备“忧患意识”。

对此,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进行阐释,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即既要知足常乐、活在当下,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论述时一定要扣住关键词。扣住“知足常乐、活在当下”的同时,还要扣住“常态”;扣住“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同时,还要扣住“长久”。建议选择议论文体,使用因果分析法,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进行思辨性分析,说明我们既要对当下遇到的困境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而不是被一时的沮丧和挫折打败,一蹶不振,同时也要从个人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结合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美国对华为的持续围堵等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等时事内容,说明我们不能只是保持个人的乐观,而是在我们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时,更要有清醒的危机意识。

立意:

一是知足常乐、活在当下是人间常态。

二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长久。

三是既要知足常乐、活在当下,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考场佳作】

奋斗当下,未雨绸缪

村上春树有言:“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意在告诫我们,要立足现在,找到当下的意义。而西汉刘向却说:“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告诫我们未雨绸缪之重要性。

年岁不居,时节如流。珍惜当下,奋斗现在,才能为未来铸就华章。

加缪曾言:“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我们不过分纠结于当下,却也不会放任当下“躺平”、时间白白流逝。如今我辈,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自当坚守初心、矢志奋进。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伟大理想,却从未好高骛远,而是将宏伟两梦付诸于实践中,一生努力,脚踏实地,造福人类。从无声里突围的江梦南,并未因自身残缺而纠结失落、裹足不前,而是把握当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最终以自身努力考入了无数人梦想以求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吾辈青年,身处大好年华,更当把握现在,奋斗当下,为美好未来添砖加瓦。

风物长宜放眼量。拥有长远眼光,脱离现世束缚,才能为未来道路扫平障碍。

我们不纠结于当下,却并不代表目光短浅;我们奋斗于当下,更是为了美好未来。因此,若我们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拥有长远眼光,或许才能看到潜在的价值,做出正确决策。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城大拆大建,而建筑学家梁思成却为了保护北京城中幸存的古迹,特别是北京城墙四处奔波。即使与当时的苏联权威专家观点相左,他依然坚守自我;即使支持者寥寥,他也从未放弃尽最大努力保护北京城中的每一面旧墙,每一栋牌楼,每一座庙宇……当时的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经济发展、商业化,或许只有梁思成等少数人拥有长远眼光,看到古迹背后更深远的文化意义,认识到文化遗存一旦被毁即不可再生。或许,正是因为他未雨绸缪的长远眼光,如今的北京城尚存着最后一点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

奋斗当下,未雨绸缪,这正是我辈青年应该拥有的正确态度。当下是我们脚下正踩着的土地,而未来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不纠结于当下的小利小弊,才不会错失长远规划;不过分焦虑担忧未来,才不会打乱当下奋斗的脚步。此刻的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善于发现与感受生活中每一个当下的美好;更好立足长远,树立远大的目标和计划,为自己的美好未来不懈奋斗。

光阴荏苒,风云巨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间,我们只有奋斗当下,未雨绸缪,才能学会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美好瞬间,积累起足够力量,应对未来的挑战,并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