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致力于革除旧思想,推广新思想,提倡男女平等。这一做法卓有成效,女性的地位直线上升,一些家庭也愿意投入教育资源在女儿身上。更多的女孩子由此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与男孩子并肩走进了校园里,这直接促成了中国第一位“女状元”的诞生,她的名字叫刘学红。
刘学红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上完初中之后,便响应国家号召,下乡支援农业生产了。当时生产队还没解散,务农和上班一样,需要按时按点,每天按照劳动量的多少记工分。刘学红之前从来没有干过农活,对耕田种地一窍不通,加之长得比较瘦弱,没什么力气,因此根本赚不到多少工分,劳动量在整个生产队排倒数。
这让她很是郁闷,对人生愈加失望,她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就在此时,一个大好消息传来:高考恢复了,刘学红欣喜若狂,立即赶去报名点报名。当校验干部将她的名字录入花名册的时候,她不禁热泪盈眶,她感觉她的命运发生了转折,美好的一切正在向她招手。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学红就此摆脱了时代的束缚,走上了通天大道。1977年,高考恢复第一年,所有知识分子都想抓住这个改变人生的机会,当年报考的人超过350万,但各大高校纳新总数也不过30万,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刘学红为了脱颖而出,蟾宫折桂,抓紧每分每秒复习功课,一刻也不敢放松。当时没有什么“练习册”,更没有名师指导,一切全凭自学。刘学红与其他几位考生共同分享一份复习资料,晚上聚在一起,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字一句汲取知识,条件之艰苦,不亚于明朝的宋濂求学。
而且,当时并不像现在一样,考生可以有一年多甚至更长的时间复习,刘学红只准备了15天,便走上了考场。一切就好像一场梦,开考铃响,她奋笔疾书,终考铃响,她走出考场,然后乘车返回生产队,继续干活。
大概一个月后,成绩单公布了出来,刘学红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是北京市第一名,成为新中国首位“女状元”。值得一提的是,她的语文成绩是最出色的,尤其是她写的那篇作文,语言平滑朴实,内容翔实,感情至真至切,令阅卷老师赞不绝口。
后来,这篇作文作为新思想的典范被刊登在报纸上,一时引发热议,大家都对这个阳光、奋进的女孩表示赞赏,认为她未来必会成就一番事业。刘父看到作文署名为“刘学红”,心里一惊,急忙写信给女儿,确定作者正是她之后,爽朗大笑起来。
很快,刘学红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一家报社任职,从事文字工作数十年,在业界享有盛誉。多年后,有记者为她做了一起专访,谈及当年的高考时,她的眼眶逐渐湿润了,她说很感谢党和国家,给了她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没有那次高考,恐怕她一辈子都要待在农村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1977年的高考,象征着动荡结束,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又重新走上正轨,广大学子们迎来了久违的春风,重新步入知识的海洋。那一年,像刘学红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通过这次鲤鱼跃龙门的机会,成功搭上了通向成功的快车,一举扭转了自己的命运。毕业之后,他们纷纷投入到国家建设中,为民族复兴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让我们向这些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