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交不到朋友的娃,背后都有这样的家长!

2024-11-01 来源:华佗小知识

来来来,先做个情景选择题。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你娃邀请了几个朋友来家里玩。

正当你忙着自己的事时,孩子的哭声传来,还伴着急切的呼喊:

你过去一看,原来是一起玩的小伙伴手拉手跑了,留下你娃在原地干着急。

这是前段时间 @阿秋 遇到的真实情况,她说当时自己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心疼孩子,又怒其不争。人家「每次」都不带你玩,你还「每次」都贴上去,就这么喜欢和她们玩吗?

又想到平时这几个孩子就不是很友好,只在有玩具和零食的时候,才愿意和自己娃玩一会儿……

她心想,干脆让娃以后别再和她们当朋友了,也不允许再邀请她们来家里!

把自己的困惑和办公室的宝妈前辈们一说,有人感同身受,她们的娃也交到过一些自己不太喜欢的朋友 (性格或行为习惯方面)

但也有人觉得 @阿秋 紧张过度了——孩子的社交就应该交给孩子,大人管得了一时,管得了一辈子吗?

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觉得孩子交到了「坏朋友」,怎么办?

这个「坏朋友」,倒也未必是真的多“坏”,可能是:

总之,就是那种你担心孩子受影响,“不太想让娃和 ta 一起玩”的朋友。

我们担心孩子的社交,怕 ta 受伤也好,怕 ta 被带坏也罢,都是为人父母的本能。

但有没有必要提前帮助孩子规避不好的社交?还是给孩子最大限度的社交自由

今天的文章可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是什么育儿范本,但我们想从几个最简单的问题出发,帮大家找到自己的答案。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小时候,有没有交了朋友,却被父母否定的时候?

那时候我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不服气?难受?失落?

「好」和「坏」是非常主观的价值判断观念。成年人观念里的「坏」形形色色,但在娃简单的小世界里,也许能和自己一起玩的就算好朋友了。

比起界定每一个朋友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尊重娃的独立交友选择

在孩子的面前否定甚至贬低 ta 的朋友,本质上,是否定了你娃对友谊的认知和选择成果

就像开头 @阿秋 碰到的场景,孩子和她哭诉抱怨,不过是想得到她的安慰。

甚至是本能地想把当下的痛苦转移到她身上,让妈妈替自己承担一会儿。

这个时候反而受到了妈妈“别和她玩了,你太不争气了”的指责……

两面夹击,宝宝的心里有多苦,你知道吗?

如果没触碰底线,大概率不会怎么样。

作为父母,我们的确可以帮助孩子规避掉那些我们认为的、不好的友谊。

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真空、不掺杂“细菌”的环境真的对成长有利吗?

孩子们恰恰需要在每一次或好、或坏的交往里,形成自己对友谊和朋友的判断力。

甚至是,允许孩子在「社交」这条可能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去受挫。在一次次的试错里,学会那些辨别他人、保护自己的人际关系技能

儿童发展学家 William Damon 还曾提出过一个理论,儿童的友谊发展会经历 3 个阶段:

大家发现了吗?

孩子们对于友谊的选择和判断,会随着他们心智发展的渐渐成熟,而不断完善、进阶。

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孩子。相信他们即便交到过一些坏朋友,但最终依然会拥有选择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朋友的能力。

而这一切,都需要在真实的社交里得到。

退一万步来说,大家想想你们小时候的朋友,又有多少能够一直保持联系?

大部分的友谊都是阶段性的,那些你看不惯的娃的「坏朋友」,也许过个一段时间就自动失联了。

也有妈妈会说:道理我都懂,但有时候真不太喜欢娃的某个朋友,难道就硬忍吗?

比起强硬介入孩子的社交,试试这些办法可能更好:

@小怡 和我们分享过她的故事。

女儿有几个朋友经常会一起来家里玩,小女孩聚在一起,就喜欢玩装扮游戏。

但有一个孩子,每次都会要求穿最华丽的公主衣服,如果自己娃表现出不愿意,场面就会变成?

结果每一次,都会以女儿的退让 (但不甘)告终。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其实 @小怡 有一点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一直唯唯诺诺、下意识地讨好他人。

所以她主动和女儿聊了聊——

@小怡 的原则是,针对事情而不是针对人,也不会急着去给那个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而是通过帮助厘清孩子自己的感受,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决定如何解决问题

至于孩子要怎么做,继续和那个朋友一起玩?或是放弃这段让自己不太舒服的关系?那是孩子的选择,@小怡 不会再进一步干预。

有的时候,娃也是会有一些心理包袱的。虽然和她一起玩有的时候会不开心,但毕竟“她是我的朋友啊。”

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告诉孩子,朋友不一定永远都是朋友的

如果你觉得任何人让你不舒服了,或者你不喜欢 ta 的一些行为,你也是可以选择不让 ta 当你朋友的。

你和你朋友的交往、你们之间的友谊,很可能成为孩子交朋友的范本。

如果有条件,带孩子进入你的交友圈,以身作则。

其次,可以带孩子多读一些关于友谊的绘本,比如《好朋友》《我们是朋友》《刺猬帮帮忙》《南瓜汤》等。

当孩子一步一步建设起自己的心理基准,自然而然会拥有判断友谊好坏的能力

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教授在他的作品《朋友还是敌人:儿童社交的爱与痛》里,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

明明是孩子遭遇了社交痛苦,为什么家长却会感受到更大的痛苦呢?

正如 @阿秋 发觉自己家娃总是被朋友“拿捏”却还傻乎乎的每次都贴上去。作为旁观者,她甚至比孩子还要难以忍受,不可控制地给这段友谊贴上了「坏」的标签。

在书里,教授给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

① 比起大人,孩子可以更快地克服痛苦,「自愈」能力比大人强得多。

孩子们会更积极地去解决问题,甚至是很多大人都没有的能力。

③ 我们过多地同情,很可能是因为带入了自己的童年记忆

育儿,也是育己的过程。

孩子们需要在社交里成长,而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面对自己的课题——如果看待孩子的社交生活,以及我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文中部分配图来自于影视剧《再见我们的幼儿园》《高护木的规矩》

参考资料:

[1]迈克尔·汤普森,凯瑟琳·奥尼尔·格雷斯,劳伦斯·科恩.朋友还是敌人:儿童社交的爱与痛[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