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绿色能源报告范例6篇

2024-09-29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绿色能源报告范文1

“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产品行业调查报告既表明伊顿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带到中国,也表明我们致力于推动中国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社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伊顿公司中国区总裁周涛在研讨会上表示。

据了解,伊顿公司于2008年首次了在中国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体现出公司在中国致力于可持续性业务增长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今天该公司再次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现过去一年在这一重要领域取得的成果,同时回顾伊顿在中国市场提供的广泛的创新环保绿色技术及合作项目。

在华首发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

伊顿在华首次了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通过对经销商和客户、员工、行业协会和社团、政府部门和媒体等绿色行业利益相关方的问卷调查和案头调研,深入了解中国绿色产品行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绿色产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伊顿公司中国区总裁周涛表示:“这是对总结和揭示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为致力于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的各方提供的一个参考。”

。所有被访者一致认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伊顿中国业务的核心

绿色能源报告范文2

关键词:碳排放;节能减排;建筑业;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TK41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171-02

1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在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引起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统计,建筑业消耗的能源总量占全球40%,排放的CO2占全球36%。在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28%~30%[1],CO2排放量占社会总排放量的40%左右[2]。因此,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对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及全球气候变暖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宁省是一个建筑业发展迅速的工业大省,“十一五”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5.8%上升到6.6%,2014年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87万人,比2011年增加43万人,成为推动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建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能源消费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2009年以来,辽宁省建筑业能源消费品种增加了煤油和燃料油,因此为了分析过程的一致性,选取2009~2014年辽宁省建筑业能源消费数据,对这一时期辽宁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及趋势分析,并进行建筑业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建筑业总产值的关系研判,进而提出未来辽宁建筑业碳减排的途径和策略。

2辽宁省建筑业碳排放趋势分析

2.1范围界定

(1)建筑业范围。建筑业研究范围依据我国投入产出表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指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

(2)能源种类范围。根据辽宁统计年鉴(2010-2015年)中的“分行业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建筑业能源消费种类包括煤炭、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电力等6种能源。

2.2辽宁省建筑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测算

根据IPCC第4次评估报告(2007)中的碳排放计算指南,计算公式如下:

C=∑ni=1Ri+Ti(1)

其中,C为建筑业碳排放量,单位为万t;Ri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单位为万t标准煤;T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单位为吨碳/吨标准煤,i为能源种类。根据辽宁统计年鉴建筑业能源消费种类,选取煤炭、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电力等6种能源品类进行分析。为计算需要,先将各类能源消费量的单位对标准煤进行折算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所列,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见表1。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依照IPCC第4次评估报告(2007)《GuidelinesforNationalGreenhouseGasInventories:volumeⅡ》整理,结果见表1。计算结果如表2。

2.3辽宁省建筑业碳排放特征及趋势分析

将2009~2014年辽宁省建筑业总产值、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绘制三者在这一时期的变化趋势曲线,如图1。从图1可以看到,2009年以来辽宁省建筑业发展迅速,到2014年建筑业总产值比2009年增加了1.3倍,但同时建筑业能源消耗随之增加,2009~2013年碳排放量的增速达到了7.4%,2014年稍有回落,而碳排放强度一直呈下降趋势。。

(1)高度正相关性。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与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长趋势高度吻合,两者呈现高度正相关性。

(2)弱脱钩状态。从辽宁省近几年建筑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来看,一直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建筑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呈现弱脱钩状态,表明辽宁省建筑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继续加大减排力度有望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和碳排放的完全脱钩。

出现这两个特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经济活动频繁必然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建筑业产值的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增加密切相关;第二,辽宁省近几年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加大了力度,减少了能源消耗,正在向着绿色、低碳、高效、环保的集约化道路前进;第三,在建筑活动中进行技术创新,碳排放强度不断减少。从长远来看,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仍将占有重要地位,而建筑业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也将存在持续走高的风险,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辽宁省建筑业碳减排策略显得尤为迫切。

3辽宁省建筑业碳减排对策

3.1推行绿色建筑发展

为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切实转变住房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辽宁省于2015年出台了《辽宁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对辽宁省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绿色建筑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建设污染)的特点,因此,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发展对建筑业实现碳减排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绿色建筑应涵盖到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大型公用建筑、民用住宅,还要在城郊及农村推行绿色保障房及绿色民房建设等[3]。

3.2优化建筑业能源结构

建筑业的低碳发展,不仅需要在建设阶段实行生产方式的调整来减缓碳排放,还要在使用阶段减少能源的消费强度来降低碳排放。因此,需要从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大风能、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进一步优化建筑业能源结构,通过能源利用的多样化来实现建筑低碳化。第二,结合辽宁省产业空间布局和能源平衡,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供应和运输渠道,减少运输压力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碳排放。

3.3提升建筑业的产业技术升级

优化建筑设计,加强源头的材料消耗控制和末端的建筑垃圾处理,降低单位面积的建筑材料消耗量,对废旧建筑的施工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建筑业能源结构碳强度[4]。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打造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推动辽宁省建筑业的绿色转型。

3.4转变居住观念

居民的居住条件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但在现今低碳社会发展中,要摒弃追求超大居住空间的观念,尽量选择中小户型的住宅,减少建筑使用阶段的住宅能耗碳排放。住宅使用阶段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煤炭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和依赖,同时降低火力发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从而减少电力的碳排放系数。

参考文献:

[1]2013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28%以上[N].人民政协报,2014-05-22(11).

[2]胡文发.中国住宅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实证[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6):960~964.

绿色能源报告范文3

【关键词】 低碳 发展 能源 绿色建筑

数据显示,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2002年为605t/百万美元GDP,为印度的1.86倍,日本的1.69倍,西欧发达国家的1.6倍[1],向低碳发展转型,采取适应和减缓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是保障经济以全新的模式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早在2009年,中国政府就向国际社会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初步确立了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2014年11月的APEC会议期间,提出我国争取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为低碳发展树立了新旗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调整能源结构是减排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成本,增加回报。“低碳”不只是世界的发展要求,也对我国政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低碳”的内涵为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其中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其核心内容。让低碳成为一种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和日常可行的生活方式,成槟壳笆迪种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成为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1 能源互联势在必行

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则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支撑,从能源发展战略来看,人类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居住环境的改善,其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迫切需要一些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解决生存问题的战略选择。实际上,相比较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能源,其他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等蕴藏着更多的能量[2],理论上讲,整个地球在十天内所吸收到的太阳能刚好等于世界上全部化石燃料的能量储备总和。如何在实际中有效的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呢?如何开展能源方面的低碳研究呢?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

“能源互联网”是紧凑型城市区域中一种极有前景的供能模式,它综合考虑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权衡配置区域集中能源系统和分散式能源系统,将目标区域中可资利用的能源优化整合,将分散的小型、微型的分布式能源所生产的电和热,通过连接各建筑的电力微网和热力网络,实现电力和热力的互联互通,互相补偿,从根本上建立能源的低碳应用方式,这样就可以协同考虑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合理设计规划、优化整合配置、充分利用能源同时能够大大削减设备容量,继而可以起到优良的节能减排效果。

2 低碳生活大势所趋

据统计,全球能耗的50%在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国每建成1m2的房屋,约释放出0.8 t碳[4],从国内趋势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正逐步从国际谈判向国内行动转变,从试点示范向全面推开转变,从单兵突破向多部门协作转变,“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从强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在所难免,相应的体制机制将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力度将不断强化,重点企业报告制度、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排放权交易制度等重大制度将加快步伐、密集推行。按照国家部署要求,2015年需完成重点企事业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2016年启动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并对全年排放1.3万吨CO2当量或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企业开展配额分配,这将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性、长远性的影响,对企业生存发展带来方向性、结构性转变引导。

3 绿色建筑奋勇当先

低碳科技服务业包括低碳技术服务、低碳金融服务、低碳综合管理三大块,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建筑、市政和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领域。绿色建筑就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应运而生。自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最终的目标是以“绿色建筑”为基础,进而扩展至“绿色社区”、“绿色城市”层面,达到促进建筑永续发展的目标。这意味着建筑不仅被作为非生命元素来对待,更被视为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推广绿色建筑对国家、对社会都具有非常远大的意义,对改善人们的生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根据江苏省“十二五”规划,政府鼓励支持发展绿色建筑,研究制定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加强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各类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促进其它新建项目主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完善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制度,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继而达到低碳生活的目的。

目前,“低碳”对政府、企业及个人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因为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一样,必然转向资源高效配置和利用的低碳发展模式,因此,“低碳”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岳立,牛晓婧.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建筑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26):76-78.

[2]吴捷,杨俊华.绿色能源与生态环境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21(6):864-869.

绿色能源报告范文4

【关键词】绿色 绿色建筑 对策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记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何其吉凶”;《老子》中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提出的绿色思想,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中写到:“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经济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如果人口和资本按照现在的方式增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灾难性的崩溃。”“绿色”作为一种文化,是指人类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而创造的有利于大自然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互相促进与协调发展的文化。

什么是绿色建筑,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简而言之,他的目标就是节能、减排。

二、绿色建筑的特征

(一)节约资源

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消耗全球能量的50%,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是节能。“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20%。如果切实执行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执行65%的节能标准,那么,到2020年就能每年节约3.54亿吨标准煤,占同期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的30.7%。推行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二)利用可再生能源

使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等非常规、可再生并且绿色无污染的能源成为发展的趋势,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具体的实施中按气候条件和节能的基本方法, 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 使建筑朝向获取最适宜的日照和自然通风, 利用烟囱效应来形成自然通风, 利用智能化遮阳系统,改善隔热保温性能,从而设计出低能耗建筑[ 王启见.绿色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职业学院学报,2005(6).]。例如,在建筑顶层设置太阳能吸收板,实现太阳能庭院灯及太阳能路灯照片系统;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等技术;利用墙体保温隔热,双层中空玻璃阻断能量流失,提高节能效率。

(三)“零”减排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建造促进委员会(UNEP-SBCI)在2009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建筑能耗超过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在其的报告中指出,建筑领域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具有最大的潜力,并且相对于减少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而言,这种潜力在经济上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尽量减少或避免向外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在建设及施工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情况, 考察建筑物的废弃物排放, 绿色建筑力求通过污染物零排放, 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建议

(一)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的理念,适用所有建筑,引领建筑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多、能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危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乡建设规模空前,伴随而来的是严峻的能源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展绿色建筑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建筑节能,2011(3).]。绿色建筑代表了世界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观念与意识的提高,要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基本知识,提高民众的可接受度。绿色建筑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成本,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

(二)完善绿色建筑法规体系

绿色建筑目前是起步阶段,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国家对绿色建筑没有法律层面的要求,缺乏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的奖惩办法规范。完善《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起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竣工验收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制度等;修订《建筑法》,建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部品材料及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建设行业绿色转型;指导各地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建立符合地方特点的推进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 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J】.住宅产业,2011(3).]

绿色能源报告范文5

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由于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正在吞噬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使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虽然没有枪炮,没有硝烟,却在残杀着生灵”。

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环境恶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也都渴望着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以及洁净的空气、绿色食品和风调雨顺。

IT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率,也为绿色GDP作出了贡献,不过随着而来的是IT技术应用本身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不久前美国的相关机构公布了一份电力能源消耗评估报告,根据这份报告,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打印机、手机、PC和网络设备消耗了全球大约5.3%的电力资源,这个数字看起来的确很惊人。

今天,伴随着IT应用的普及和深入,其带来的电力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在日渐增加,以控制或者减少IT技术应用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诉求的绿色IT技术应用也因此成为了新的技术主题。

绿色能源报告范文6

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理事长李学峰谈“绿色投资路径”

“我们所有的投资一定是绿色、可持续的,一定是政府大力支持的”

“我们矢志配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集中资源及力量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方案、平台及装备制造、推动城市水务投资、研发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优化垃圾及污水处理过程、改善一次性能源消耗效益、保护林木和自然环境等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节能环保领域”,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即将召开前夕,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理事长、中国绿色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绿投”)董事局主席李学锋在接受SMEIF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说,6月1日,国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进一步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之一,是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个基本国策,在全社会的各个系统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我们的投资战略及思路总体上与这份报告的要求是十分吻合的,换言之,我们所有的投资一定是绿色的、可持续的,一定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一定是做产业的”,李学锋理事长向SMEIF记者开门见山道地出了他的“绿色投资路径”。

“一定是可持续的”

李学峰向记者介绍,中绿投、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是,主要投资于其技术、产品和服务为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的股份/股票/股东权益。投资团队将选择开发节能减排、保护空气、水资源、土壤和生物多样性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发电、水过滤技术、净化和生物质技术等)的公司作为投资方向。

“在选择公司方面,我们的投资顾问团队将选择那些在可持续发展性水平、风险形态和国家政策取态间具有最佳关系的公司。在选择股票方面,遵循严密的筛选方法,以可持续发展性方面的机会及最善于利用这些机会的公司作为首选。选择的目标行业则主要包括:节能减排、能源优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污水/污泥处理、护林/植林工程等”,他说。

李学峰介绍,节能减排是当下政府管治及施政的一个重要议题,国务院下达的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达到这个目标,即使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不增长,也要减少40%-45%的现有排放量,更何况中国经济还在以每年8%-10%的复合增长率成长,要达标谈何容易。部分地区政府为了节能达标,选择关闭部分高耗能产业的运营,可是这样会减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又不符国家整体发展策略。“为此,中绿投成功设立了总规模为25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模式)为广东省各级政府辖下所有公共照明系统更换LED照明设备,这一模式既可以为政府省却六成的用电量,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还可以增加当地GDP,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李学峰说,在能源优化方面,虽说国家正努力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期望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整体能源消费量的15%。但是,在未来可见的20年、30年,一次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还会是市场的主导,当中以燃煤发电长期占70%以上,如何管理能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益将是缓减污染问题的重要课题,“中绿投将大力投资于优化生产一次性能源效益的技术,并通过提升效益达到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为净化环境出一分力”。

他说,在污水/污泥处理方面,由于经济高速发展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其中又以水资源污染对大众造成的健康威胁最直接,解决水污染问题是刻不容缓的事,亦是政府施政的一大难题,“中绿投、广东绿色产业投资基金致力有关水务的综合处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进行河道、河涌生态修复、河涌底泥无害化治理、城市污水厂污泥减量、水库水质治理等等,提供投资、建设及运营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今年4月,我们在广州推动成立了国内首只专业投资于节能环保的产业投资基金———中宸基金,基金总规模三年内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其中环保产业规模约100亿元,主要用于垃圾发电。5月底,我们又在南宁推动成立了广西本土的专业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基金,它聚焦广西节能环保领域,将重点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LED节能灯等方面进行系统投入,助力广西绿色产业发展。

“我们的投资都是绿色的、可持续的,一方面是因为它是绿色环保、受政府鼓励和大力扶持的,另一方面它能在保本的前提下给投资人安全合理的回报(有统计表明,目前国外众多投资环保领域的产业基金的收益率一般可达9%以上——编者注),这种投资也是可持续的”。

“一定是政府支持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