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探索

2024-09-29 来源:华佗小知识

摘要:目的:为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供参考。方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树立大教育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培养的人才向为社会基层服务转变,从而服务社会、献身社会;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应遵循产学结合,加强基础、扩宽专业,理工渗透、文理兼容;优化整体课程体系以“准确定义、明确分类、优化组合、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原则;此外,还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封闭式的内部管理向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主导的外部管理进行教学管理转变。结论: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医药高等,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医药高等人才,有利于医药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市场;社会需求;改革;医药高等教育

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四个方面,一为学生积极向上的“三观”和良好品格的培养,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道德品格和职业道德等的培养;二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三为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四为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项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学校必须围绕这个核心开展其他各项工作,从而实现培养目标,造就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医药行业的创新程度要求更高,而我国医药教育体制(以下简称体制)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严重滞后[1]。医药教学改革以及如何改革已成为医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议题。因此,笔者尝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以为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医药高等人才提供参考。

1教学观念的转变

1.1背景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医药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长期以来在体制的束缚下,而被忽视或者严重落后于市场和社会需求。在我国“211”和“985”工程建设前,国内医药高等院校数量少,培养的人才也相对较少,致使培养的医药高等院校人才大都在国家高层次的机关或单位从事宏观规划方面的工作;由于目前医药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且国家高层次的机关或单位对人才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导致现有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医药企业或基层单位,从事基础操作等方面的工作。但医药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仍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侧重于宏观知识的教育,从而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相偏离。近年来,在市场的推动下,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因受旧体制影响过深,学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专业设置等仍与市场、社会需求脱节;医药教学仍存在内容狭窄、专业划分过细、教学过程没有活力、缺乏竞争机制、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后、学生培养过程封闭等弊端[2-4]。这些弊端使学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结构、专业方向、职业岗位等迅速多变的情况,严重影响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2主要内容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面临“转型”,社会对高等人才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适应社会需求,不但要转变培养医药人才的教育观念,更要充分认识到培养现代化医药人才的重要性。从社会角度来看,培养医药人才的观念要从为经济上转变为为社会基层服务,从而适应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观念必须从“学而优则仕”转变为向社会服务和献身社会,从课堂教学、学校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提升自我能力;此外,还应改变在教学过程中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因“人设科、因师设课”的现象,树立大教育教学观念。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教师,社会也要成为教师丰富的后备资源,并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5]。

2改革措施

2.1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是一种把反映特定历史阶段特点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和谐地统一起来,并赖以组织教学过程的外部存在形式[6]。当前,医药高等院校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已远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和网络知识经济时展的需求。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产学结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融合,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企业进行医药生产现场和质量检验操作的教学,突出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大大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7]。②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由于医药专业划分过窄过细,使知识分割过细,而导致在这种背景下培养的医药人才已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需要。为了使培养的医药人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就必须打破学科专业设置的单一固有模式,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和服务方向,培养复合型医药人才[8]。③理工渗透,文理兼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平衡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既保证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同时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培养的医药人才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好的综合素质。

2.2医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质量的核心。由于医药高等院校长期依靠资源垄断来发展,以致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陈旧落后[9]。

2.2.1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不仅系统反映了教学计划的全部内容,还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以及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因此,课程设置是一个科学严谨的体系,而不是课程简单增减或某些课程的单一强化。高等医药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专业方向,对各类课程进行准确定义、分类(如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后进行整体优化组合。这种优化组合不仅要在相关课程的内容及关联上进行,同时也要在教学时间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10]。医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立还必须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用最新理念与科技成果培养现代化人才。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可以简要归纳“为准确定义、明确分类、优化组合、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2.2.2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

医药高等院校需精选教学内容,及时增加相关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为学生提供适应时代变化、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教材是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积累更新加快、融合加深。这就需要教材编写与修订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要,及时更新,同时教材的内容也需借鉴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打造视、听、练习等多方位的学习平台,以便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也需进行优化组合,打破三者长期以来关联度不高的弊端,使三者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11]。

2.3教学管理的改革

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管理中,既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监督管理和学校高层的行政管理,又有专业管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多基层管理,所以教学管理需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11]。医药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以开展教学评价为主要内容,教学评价包括课程评价、专业教学评价和学校教学工作评价3个方面[12]。课程和专业教学评价以学校自评为主;学校教学工作评价则是从整体上评价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教学水平、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医药高等院校开展的教学评价与过去高等教育“不管不顾周围一切,自拉自唱”的情况相比,已有较大进步,但仍与市场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13]。因此,教学管理的改革应从过去封闭式的内部管理向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主导的外部管理转变。改革后的教学管理工作应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建立也应以市场需求为核心,这样不仅有利于高等院校行使教学工作的自主权、促进教学改革,还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14]。

3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引导一个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必须坚持不懈地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改革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管理方式与方法。只有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并将其作为评价教学工作的标准,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了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医药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必须作出改革。目前,我国医药教学改革仍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缺乏高素质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团队、教育资源短缺等,医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温蕾.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6(11):242.

[2]白逸仙.高校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3]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4]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宋国立,盖功琪,苏东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92.

[6]孔艳华.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6):158.

[7]程书强,杨建斌.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5):157.

[8]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9]罗蔓.医药卫生类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教育,2011(9):74.

[10]石怀伟,孙德明,张美生.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管理问题研究状况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105.

[11]段春莉.高职院校项目管理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1):148.

[12]谢凯存.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1):266.

[13]候晓薇.论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和实践取向[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0):7.

[14]杨小微,武云斐,毛齐明,等.基于反思的建构:素质教育的认识框架和实践原则[J].基础教育,2011,8(5):183.

作者:梁毅 曹珣 李小欢 徐欣玥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