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小学统一着装校服目的何在?为何争议那么多?

2024-12-18 来源:华佗小知识

文:枯木

最近,媒体报道江西南昌豫章师院附属学校对初一学生校服收费2300元,作为小学生的校服,虽然罗列了很多件,然而收费如此之高,一经披露,立刻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和争议。

为此权威媒体也连连发问:“对于学生在校统一着装做如此精细化的管理,是否得当和必要?不同款式的所谓“校服”成本、利润有多少,是否经得起公示?,虽然相关部门回复是不得强制购买,可是校方工作人员却这样回复:“如果像升旗、像搞班级活动,别人都穿校服,那你的孩子不穿吗?,因而表面上的“自愿”购买,却成了一种变相的“强制”。

长久以来,关于校服的争议一直是各执己见,校方认为校服是学生的标识,方便管理,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等等;而大多舆论对校服能不能起到校方所说的效果表示怀疑,更进一步的是,针对愈推愈高的校服价格表示反感,并对背后隐藏的利益链提出质疑。

为此,我们先抛开双方争议,我们先来看看校服的最初目的何在?为何学生要穿校服?其实,校服在我国历史上仅仅不过百年历史,我们追本溯源,寻找最早校服的来历。

我国是世界上建立学校最早的国家,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当时学校叫“校、庠、序”(《说文解字》:“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并且分成不同等级,《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学校最初是为培养上层人才所采取的因材施教的场所,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主要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是贵族子弟才能享受到的待遇。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设立私塾,有教无类,不分贵贱,教书育人。从此平民百姓都可以接受教育,学校向社会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学校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然而,关于校服在古代是没有的,只不过古代对于不同阶层服装的颜色和式样有着严格的定义。一般老百姓只能身着衣服本来颜色,也就是白衣;科举制度施行后,中进士的举子身跃龙门,变成官员,因而可以根据官职不同穿着不同颜色,大多为印染的深色。

1872年第一批留学幼童 

一直到了近代,最早可以称之为校服的大概是在1872年,当时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幼童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政府负责所有生活和学习费用,其中就包括统一制作的马褂袍服。虽然称不上“校服”,然而这大概是我国近代学生最早的统一服装。

1916年,林徽因与表姐妹们身穿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 

真正出现统一着装的校服,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时代,当时不少学校为了显示进步,更为了和西方接轨,因而制作了款式新颖的校服,以达到吸引学生前来求学的目的。不少学生身穿新式校服,款式引领潮流,后来随之风靡社会,在民国时代,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服,款式和式样各不相同。

1948年清华女子排球队

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生并没有要求统一着装,然而参加一些活动,有着装要求,一般都是白衬衣蓝裤子以及小学生有红领巾等,然而都是学生家庭自己准备,因而我们看以前的图片,经常会发现在整体白蓝(黑)搭配下,学生服装各有区别。

1965年,“人民小学红色小明兵”合影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开始逐渐对学生着装有了要求,其原因有几方面,一是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有条件去选择不同的服装款式,学校举办活动时便要求购买统一服装,活动结束后便成了学生经常穿着,逐渐成为习惯;二就是当时很多大学开始要求统一校服(胸牌),于是从上到下传导,逐渐在中小学也开始有了校服要求,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第三就是由于学生家庭收入不同,为了不让学生之间产生嫌贫爱富的心态,因而统一校服便于培养集体意识;第四就是当时统一校服价格低廉,基本上是成本费卖给学生,一般学生都能承受得起,因而得到迅速推广。

70年代的白蓝组合

然而,到了后来,随着服装行业的竞争激烈,不少服装商家转变思路,逐渐盯上了校服这一领域,虽然单个利润较低,然而数量大,成本低,制作流水线,整体利润相当可观。于是,不少人开始联系学校推广校服业务,其中自然要给负责人回扣利润分成之类的承诺,再加上当时整体讲究教育产业化,于是,双方一拍即合,随之全国大小学校都开始对校服进行硬性规定。

可是,由于其中猫腻很多,加上当时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因而学生家长却发现,自己花费不菲的校服费,拿到学生手里却质量较次,性价比较低,于是纷纷反映情况和产生抵触行为,为此媒体也提出质疑,舆论议论纷纷。

为了管理和刹住全国“校服风”,在2005年6月18日,教育部联合工商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专门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规范校服采购,明确规定不得强行购买,而是“逐步使更多学生能够穿着校服”,并且建议有条件地方“由地方政府向中小学生无偿配发校服,并优先配发给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也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个人等捐助学生校服。

虽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可是在地方执行的时候,往往发生部分扭曲,一些学校强令学生购买,有的即便是不强令购买,也会采取一些“歧视”和“孤立”行为,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压力。于是,“自愿购买”便便成了“变相强制”,每一个学生家长不得不每年为了校服买单。

如果校服性价比较高,并且考虑到当地收入水平和还有很多收入较低的家庭,校服价格低廉,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予以适当补贴,那么,校服还是可以接受的,这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有帮助的。事实上,这种趋势并没有看到,反而是近些年,校服的质量和款式并不见有多少变化,反而是价格越推越高,并且从以前的一两件套装变成了系列服装。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所谓的2300元的“校服”系列,从媒体报道来看,该学校“校服系列”多达13件,包括“短袖T恤,衬衫,两套运动装,一套礼服,一件冲锋衣,一件毛呢大衣等等”,我们不禁要问,这还是学生吗?这还是校服吗?这还是本着消弭学生嫌贫爱富的思想,本着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目的吗?这还是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来之不易的收入吗?这还是教育孩子勤学节俭的性格吗?这还是教书育人的学校吗?而在这2300元里面,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分成和佣金又是多少?

而这些疑问,其实很多老百姓心里都很清楚答案,那就是,校服不再是为了方便管理,不再是培养集体意识,不再是让学生勤俭节约,不再是减轻家庭负担的目的,而是某些人的利益分成和牟取暴利的手段。

回顾百年来的校服走向,虽然大的趋势是校服越来越普及,然而,我们不能对其中的管理漏洞置之不理,不能放弃校服本来的目的,那就是更好的为教书育人服务,更好的“有教无类”,舍本逐末,将会事倍功半。

2019/11/27榆木斋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