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0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3:42
1、释义:
凡是人,内心都有善恶两扇门,哪扇门什么时候出来恶的念头,哪扇门何时出来善的想法没有谁知道。无论是善还是恶,滚滚红尘中人,走过自己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梦。什么都是虚幻无定的。但是,人们还是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始终苦苦追求无法得到的一切自认为是宝物的东西。没有人能看透人生的这场梦。
2、出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
3、节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凡心两扇门,善恶一念间;红尘皆如梦,几人能看穿。这世间本就无善恶之分,只因人们有了分别之心,也就有了善恶之分,就如美丑、长短、高下、前后一般,无丑何来美、无长何来短、无高何来下、无前何来后,又如阴同阳,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离了谁,另一个都难以独存。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2、作品鉴赏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3、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5:00
凡是人,内心都有善恶两扇门,哪扇门什么时候出来恶的念头,哪扇门何时出来善的想法没有谁知道。无论是善还是恶,滚滚红尘中人,走过自己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梦。什么都是虚幻无定的。但是,人们还是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始终苦苦追求无法得到的一切自认为是宝物的东西。没有人能看透人生的这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