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0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5:19
书法里的“写字出锋”是指书法上写字时使点画锋芒外露的一种用笔方法。
出处:明代.张绅 《法书通释》卷上:“其法,趯笔战行,不徐不疾,欲尽复驻,势是以磔。开其笔,或出锋,或藏锋,由心所好。”译文:它的写法,提笔战行,不慢不快,要想尽快完成又要反复停下,笔画走势为碟。开张一下笔,可以出锋,也可以藏锋,按照自己喜好来。
磔是点画用笔的一种技法。“永字八法”称捺笔为“磔”。古代祭祀时裂牲称为磔,捺法用磔,意思是笔毫尽力铺散而急发。斜捺叫磔,卧捺称波。王羲之《笔法诀》称:“磔须战笔外发,得意徐乃出之。”写时虚势向左逆锋落笔,着纸折锋翻笔,有控制地尽力铺毫下行,等到长度合适时捺出。
扩展资料: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 ,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
钩为趯,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1、点法
点,也就是“侧”。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
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策”、“啄”两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
横,也就是“勒”。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4、竖法
竖,也就是“弩”。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
5、撇法
撇,也就是“掠”。一般习惯称为“撇”。
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
6、捺法
捺,也就是“磔”。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
7、厥法
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钩法
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古人又称为“戈法”。
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出锋
百度百科-磔
百度百科-永字八法(中国书法用笔法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5:19
出锋,chū fēng,是书法上使点画锋芒外露的一种用笔方法。
出自明朝张绅《法书通释》卷上:“其法,趯笔战行,不徐不疾,欲尽复驻,势是以磔。开其笔,或出锋,或藏锋,由心所好。”意思是“写字的方法,诟笔作战行动,不慢不快,要想完全恢复,形势是以碟。一下笔,可以出锋,也可以藏锋,按照自己喜好来。”
毛笔字的峰,主要是指笔峰。
藏峰是指起毛是圆弧的,比如写横,运行方式是笔尖向左运然后回来。
露峰,就是正常的起笔方式,直接下笔笔尖从左到右。
扩展资料
笔毫与笔锋是一个整体,两个概念。
一支优质毛笔必须具备笔毫、笔锋两个要素。一般优质的笔,既有优等的毫,更有优质的锋(颖),如等外毛、劣质毛、废品毛,同样可以制作毛笔,从外观看很像一支毛笔,实际有毫而无锋。笔锋在毛笔头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如书写过程中用中锋、侧锋、露锋折转自如,按笔提笔不倒锋,不散锋等,都是通过笔锋才能完成的。将笔头用手捻开笔尖前部锋颖区,捏平后在阳光或灯光下映看,有一截较为透明晶莹的部分,就是笔锋,也叫锋颖,简称锋。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
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
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 ,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
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出锋
百度百科-笔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5:20
出锋是一种运笔动作。指笔画的末尾处将笔尖顺着行笔的方向提离纸面,而不是停滞(顿笔)或者回笔(藏锋)。又叫露锋。“锋”可以指笔头。追问也就是说笔画的结尾部分是尖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