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3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6:49
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它是机体感染病毒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英文名称为interferon,简称ifn。干扰素是1957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的。他们把灭活的流感病毒作用于小鸡细胞,结果发现这些细胞产生了一种可溶性物质,这种物质能抑制流感病毒,并且能干扰其它病毒的繁殖,因此,他们将这种物质称为“干扰素”。以后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机体对入侵的异种核酸(包括病毒)都产生干扰素以进行防御。当机体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时,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它是机体抗病毒感染的防御系统。α-干扰素有多种亚型,其中最大的一类亚型是α-干扰素。α-干扰素具有三大功能: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1)抗病毒作用:这是干扰素最重要的也是应用最广的作用。干扰素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证实,α-干扰素具有强有力的抗病毒复制作用,是迄今为止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抗病毒药物,是治疗丙肝的唯一有效抗病毒药物。并且对其它多种病毒感染也有效。(2)抗肿瘤作用:α-干扰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治疗肿瘤的细胞因子。它通过直接抗肿瘤细胞增殖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3)免疫调节作用:α-干扰素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间接地发挥抗病毒作用和抗肿瘤作用。以往所用的干扰素是采用特定的诱生剂诱导人白细胞,经提取后制成,此为血源性干扰素。血源性干扰素容易被全血中的病毒污染,从而威胁使用者的健康;并且血源性干扰素提取纯度低,比活性低,生产成本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干扰素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先进的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可以在人体外大规模生产人干扰素,这就是基因工程干扰素。基因工程α-干扰素系从人白细胞中克隆出α-干扰素基因,将此基因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连接物构成重组表达质粒,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中,从而获得高效表达人α-干扰素蛋白的工程菌。工程菌经发酵后可收集到大量菌体,将菌体破裂,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手段将α-干扰素蛋白从菌体中分离、纯化,即得到高纯度的人基因工程α-干扰素。基因工程α-干扰素与血源性干扰素相比,具有没有污染、安全性高、纯度高、比活性高、成本低、疗效确切等优点。基因工程α-干扰素的出现,是干扰素研究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使得α-干扰素能进入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6:50
干扰素英文简称是IFN,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目前它的剂型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对于干扰素过敏的患者禁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如抗hpv病毒的感染,增强患者免疫力,治疗一些难治性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应用以后部分敏感的患者会产生一些鼻塞流涕等不良症状,一般无需处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6:50
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它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故动物的干扰素对人无效,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作用。[1]
药品名称
干扰素
别名
IFN
外文名称
Interferon,IFN
是否处方药
处方药
主要适用症
抗病毒、抗肿瘤等
快速
导航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用药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毛细胞白血病、肾癌、黑色素瘤、Kaposi肉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中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他曾用于骨肉瘤、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头颈部癌和膀胱癌等。也适用于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临床应用
肌注或皮下注射:300~500万单位/次,隔日一次,疗程4~6个月,必要时疗程可延长至9~12个月。也可用于尖锐湿疣、带状疱疹、毛细胞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疲乏、肌痛、头痛等流感样症状。其次是轻度骨髓抑制。一般对肝肾功能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