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听音乐的好处及作用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5:13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00:04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不错的减压方法,音乐能使心情放松下来。具体益处分这几种:
1、优美的旋律可以使浮躁烦乱的情绪得到平静,但你要选择比较舒缓、轻柔的音乐。
2、轻缓的音乐可以使人身体放松,缓解压力,从一定程度上能治疗一些心理疾病。
3、音乐可以刺激脑部,激化脑细胞,优美的旋律能刺激脑部活动,甚至可以达到一定抗衰老效果
4、在临睡前听几首轻音乐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睡眠。
5、许多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工作可以做的更好。在工作时听音乐,的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6、音乐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总体上来说,音乐对缓解疼痛是非常有效的。对于慢性疼痛和手术后疼痛,音乐都能减轻患者的痛觉感受和紧张情绪。
听音乐的好处有很多,可以使心静下来、缓解压力、抗衰老、提高睡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疼痛等好处,多听音乐真是益处颇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00:04

适当听歌对身体调节有很多好处,物极必反,过度听歌则会有一定坏处。

适当听歌的好处有:

1、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在闲暇时间,如周末,喝喝茶,品品咖啡,听听歌,也成为时下一种流行的生活态度与生活品味。

2、可以放松和缓解情绪。特别在当心情不大好时,可以通过倾听一些纯音乐,如钢琴曲等,对于调整心态、缓解情绪和转移注意力放松自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丰富情感领悟和健全人格。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也深入影响生活。选择优秀音乐作品,对生活有一定的启迪和指引作用。

但是,如果过度听歌或者没选择性的听歌,对身心或是生活,都是不利的引导,坏处有:

1、过度听歌,如果不控制好音量,会影响到他人的生活作息及工作,则是不可取的。而且音量过大,耳朵长时间在高噪音环境下,日积月累会造成听力下降,一定要注意好音量和时间。

2、过度听歌,占据到自己工作时间,也是反作用影响的。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时间,生活工作两不误。

3、如果过度听歌,不注重风格的选择,对生活和工作也有消极作用。积极欢快的歌曲能让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充满激励。而过于悲伤消沉的歌曲,则不利于身心和工作带来养分。所以,建议一定要有选择性的听适合自己的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00:05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可以舒缓心情。这一点是没错的,在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者压抑的时候,总会喜欢听一些歌来放松自己的心情。我就很喜欢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塞上耳机,静静的听一首歌曲,不想接电话,也不想回消息,就只是和自己耳中的音乐在一起,他们似乎总能读懂我的心情,在我的耳边回荡着的旋律,帮助我,舒缓我压抑的心情。这个时候,就能感受到音乐带给我的东西。

其次,音乐可以帮助我们集中精神。这一点因人而异,我不能以偏概全的说,音乐能够帮助所有人集中精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音乐可以帮助一部分人集中精神,集中体现在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复习的时候,总会喜欢听点音乐,那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这就是音乐帮助我们集中精神的证据。但是有些人总是想要跟着唱,也会降低我们学习或者读书的效率,所以,如果,你抵抗不住音乐,带给你的那种旋律感,那么我建议你在学习或者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要听歌,只是累的时候可以听几首歌,放松一下,然后继续投入学习。

音乐可以提高我们的耐性。这一点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想大家如果去过健身房的时候一定会见到,几乎在跑步机上的人,都会喜欢耳朵塞一个耳机,这样他们可以跑更长的时间,锻炼更多的时间,在跑步机上的时间,大约持续了40分钟左右,才开始有锻炼的效果。但是有几个人能够,撑到40分钟呢。所以,让音乐帮助你跑到40分钟,也许当你听到那几首歌的时候,发现时间已经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这就是音乐能够带给我们的好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是这种帮助我们降低血压。舒缓的节奏让我们不再那么紧张,所以当我们放松的时候,呼吸顺畅,自然会降低我们的心理和血压,所以,听音乐有时候是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当然了,前提是音乐节奏比较舒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00:05

音乐与健康的关系,我国古代早有记载。《黄帝内经》论述了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人之五脏(脾肺肝心肾)七情间的对应关系,深刻阐述了五音在调节情绪、治疗脏腑疾病中的功用,创建了“五音、五声医疗之法”与“琴箫养生之道”。《理瀹骈文》中写道:“七情之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胜于服药也”将音乐视为药物;并记载用“唱舞以娱”的方法治疗精神病变的验案。宋朝的欧阳修说:“吾尝有幽忧之疾,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孙友道滋,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在体”。用学习奏琴的方式,而治愈了疾病。
现代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与医学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音乐是人体的遗传密码。据报载,日本学者给某种大肠杆菌的遗传密码的每个碱基字母定一个音符,C=3,T=5……,按其碱基顺序谱成旋律,奏出来竟是一首悦耳的乐曲。因此,报刊对音乐与健康
“不是良药有时可胜似良药”、“不是良方有时可胜似良方”
的报导,与日俱增。
音乐对健身具有五大功能:一是声,通过“耳闻”与“神听”被大脑感知作用于人体;二是情:音乐作品表达的情绪(悲、欢、喜、乐;安宁、平静、开阔、奔放、雄壮、高昂等)直接作用于思维和人的肌体,产生养生健身效果;三是意,即音乐的旋律、和声、配器、节奏、速度、调式与调性表现的整体效果,使听者产生想像和追逐,将听者带入一种现实的意境中,诸如高山、流水、森林、草原、清晨、风雨、阳光、月夜等不同的意境之中,使人获得满足和享受,达到调节思维和肌体的效果;四是速,即音乐具有的快慢节奏和轻重缓急特性,快而强的音乐使人听之欲动,安静而详和之音可使人心绪平和安闲,雄壮有力之乐使人精神抖擞,对人的思维与反应产生直接影响;五是波,即音乐声波产生的能量,会直接影响人的血脉跳动和脑细胞思维频谱。因此,音乐能量及音乐语被人接收后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五脏六腑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作用于思维,影响心理与情绪变化,达到健身治病的效果。
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证明,不同的音对调节人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A柔情,
B恬静,
C果敢,
D热烈,
E安舒,F和悦,G平静。中国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宫音悠扬和谐,可助益饮食;商音热烈隶劲,可制止躁怒;角音安舒流畅,可助人入眠;徵音*咏越,可通调血脉;羽音透彻柔和,可启迪心灵。有人称音乐是神经系统的“维生素”,是花钱最少的“保健品”。
悦耳的音乐一可以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人体分泌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二可以调节血液流量、神经传导、胃肠蠕动、肌肉张力和新陈代谢;三可以增强呼吸功能,提高应激能力;调整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灵性;康德曾说过,“音乐是高尚机智的娱乐,这种娱乐,使人的精神帮助了人体,成为肉体的医疗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00:06

音乐与健康的关系,我国古代早有记载。《黄帝内经》论述了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人之五脏(脾肺肝心肾)七情间的对应关系,深刻阐述了五音在调节情绪、治疗脏腑疾病中的功用,创建了“五音、五声医疗之法”与“琴箫养生之道”。《理瀹骈文》中写道:“七情之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胜于服药也”将音乐视为药物;并记载用“唱舞以娱”的方法治疗精神病变的验案。宋朝的欧阳修说:“吾尝有幽忧之疾,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孙友道滋,受宫音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在体”。用学习奏琴的方式,而治愈了疾病。
现代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与医学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音乐是人体的遗传密码。据报载,日本学者给某种大肠杆菌的遗传密码的每个碱基字母定一个音符,C=3,T=5……,按其碱基顺序谱成旋律,奏出来竟是一首悦耳的乐曲。因此,报刊对音乐与健康
“不是良药有时可胜似良药”、“不是良方有时可胜似良方”
的报导,与日俱增。
音乐对健身具有五大功能:一是声,通过“耳闻”与“神听”被大脑感知作用于人体;二是情:音乐作品表达的情绪(悲、欢、喜、乐;安宁、平静、开阔、奔放、雄壮、高昂等)直接作用于思维和人的肌体,产生养生健身效果;三是意,即音乐的旋律、和声、配器、节奏、速度、调式与调性表现的整体效果,使听者产生想像和追逐,将听者带入一种现实的意境中,诸如高山、流水、森林、草原、清晨、风雨、阳光、月夜等不同的意境之中,使人获得满足和享受,达到调节思维和肌体的效果;四是速,即音乐具有的快慢节奏和轻重缓急特性,快而强的音乐使人听之欲动,安静而详和之音可使人心绪平和安闲,雄壮有力之乐使人精神抖擞,对人的思维与反应产生直接影响;五是波,即音乐声波产生的能量,会直接影响人的血脉跳动和脑细胞思维频谱。因此,音乐能量及音乐语被人接收后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五脏六腑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作用于思维,影响心理与情绪变化,达到健身治病的效果。
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证明,不同的音对调节人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A柔情,
B恬静,
C果敢,
D热烈,
E安舒,F和悦,G平静。中国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宫音悠扬和谐,可助益饮食;商音热烈隶劲,可制止躁怒;角音安舒流畅,可助人入眠;徵音*咏越,可通调血脉;羽音透彻柔和,可启迪心灵。有人称音乐是神经系统的“维生素”,是花钱最少的“保健品”。
悦耳的音乐一可以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人体分泌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二可以调节血液流量、神经传导、胃肠蠕动、肌肉张力和新陈代谢;三可以增强呼吸功能,提高应激能力;调整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灵性;康德曾说过,“音乐是高尚机智的娱乐,这种娱乐,使人的精神帮助了人体,成为肉体的医疗者”。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