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4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2:45
不是软体动物,属于刺胞动物门,水母一类,从分化程度来说比软体动物要低等得多.
海蜇(seajelly,or jellyfish, nettlefish)(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 ,俗称为水母、石镜、蜡、樗、蒲鱼、水母鲜和海(虫宅zha)等。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科,海蜇属的统称,腔肠动物,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程半球状,可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可人工培育,并已人工放流以增加其资源量。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海蜇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约一米五,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最多。每年8-9月成群出没海面。
海蜇营海洋漂浮生活。成体伞部隆起呈半球状,体伞表面光滑、中胶层厚。伞径达25-60出门,最长可达1m。伞缘有八个缺刻,各有14-22个舌状缘瓣。无伞缘触手。口腕八条,三翼型。每条口腕约有150-180条丝状物和30-40条棒状物。大型的口消失,依靠缘瓣上的小型吸口吸食小型动植物。内伞有发达的环肌。
基本解释
[ jellyfish] 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半球状,可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灰红色,叫海蜇头。
腔肠动物。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一米,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中国南北各海中。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外形特征
为海生的腔肠动物,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海蜇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之巨,伞下8个加厚的(具肩部)腕基部愈合使口消失(代之以吸盘的次生口),下部是口腕部,垂挂着许多须状物,称作腕或触手。下方口腕处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上有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其作用是在触及小动物时,可释放毒液麻痹,以做食物。海蜇在热带、*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中国习见的海蜇有伞面平滑口腕处仅有丝状体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状物的棒状海蜇,以及伞面有许多小疣突起的黄斑海蜇。
生长繁殖
海蜇的生活周期历经了受精卵→囊胚→原肠胚→浮浪幼虫→螅状幼体→横裂体→蝶状体→成蜇等主要阶段。除精卵在体内受精的有性生殖过程外,海蜇的螅状幼体还会生出匍匐根不断形成足囊、甚至横裂体也会不断横裂成多个碟状体,以无性生殖的办法大量增加其个体的数量。
习性
生活习性
海蜇的运动主要靠内伞的环状肌有节奏的舒张和收缩。环肌收缩时,将伞体下腔的海水挤压出去,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蜇体朝伞顶方向前进。海蜇的运动昼夜不断,成体在静水中的游泳速度4米/每分钟~5米/每分钟。由于海蜇游泳能力弱,大风、潮汐和海流等对其水平分布有一定影响。但海蜇具有发达的水管系统和灵敏的感觉器,所以能在不同水层作垂直运动,风平浪静的黎明和傍晚,多云的白天常游到水域上层;大风、暴雨、急流、烈日和夜晚多游水域下层。
海蜇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2℃,适宜水温20℃~24℃;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8~32,适宜盐度18~26。喜栖光强度2400勒以下的弱光环境。
栖息环境
海蜇水母体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栖息于近岸水域,尤其喜居河口附近,分布区水深一般5厘米~20厘米,有时也达40米。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沿岸和俄罗斯远东海域。中国沿海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部湾的广阔海域都有海蜇分布。
食性
海蜇在浮浪幼虫阶段不摄食,至*为4触手螅状体幼虫时才开始摄食。触手是捕食器官,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碟状幼体具有1个方形口,摄食小型浮游生物;随着生长发育口腕形成,大约发育到伞径20毫米时,*口封闭,为幼蜇。幼蜇至成长为成体阶段的摄食,是以口腕和肩板上出现的许多吸口来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其饵料种类很多,主要为桡足类、枝角类、介形类、涟虫类、端足类、纤毛虫类、贝类幼体和其他浮游动物幼体。
繁殖习性
海蜇的生殖方式包括营浮游生活的有性时代和营固着生活的无性时代水螅型,两种生殖方式互相交替进行,即所谓世代交替生殖。
螅状幼体营固着生活,从秋季至来年夏初的七八个月时间,螅状幼体能以足囊生殖,即足囊萌发出新的螅状幼体。当水温上升到13℃以上时,螅状幼体以横裂生殖(无性生殖)方式产生出有性世代的碟状幼体。初生碟状幼体2毫米~4毫米,营浮游生活。在自然海域经二三个月生长后成水母成体。
避险能力
由海浪和空气摩擦面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使海蜇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得到信息,从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把海蜇的声波发送器官做试验,结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信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4:03
海蜇,水生无脊椎动物,根口水母科海蜇属动物。 海蜇体形程半球状,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可供食用,并可入药。其栖息于近海水域,尤其喜栖河口附近,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沿岸和俄罗斯远东海域。
海蜇通常是单体、营漂浮或游泳生活,极少数种是群体,有的群体可营固着生活。水母型身体呈铃形或倒置的碗形,或伞形,向外凸出的一面称外伞面或上伞面,凹入的一面称下伞面,下伞面的*有一下垂的管称垂唇,垂唇的游离端为口,伞的边缘有一圈触手,钩手水母下伞的边缘向内伸出一圈窄的膜状结构,称为缘膜,缘膜是水螅纲水母的特征。在钵水母类的水母均无缘膜。水母型的体壁结构与水螅型基本相似,也是由两层上皮肌肉细胞中间夹有中胶层构成,但水母型的中胶层远较水螅型发达。体壁围绕的胃循环腔也较发达,它或是一个简单的囊,或是被膜分隔成4个胃囊,由胃囊向伞缘伸出4条(水螅纲水母)或更多的(钵水母)辐射管,并与伞缘平行的环管相连,由环管也可伸出离心的小管进入触手,直达触手末端。在伞缘或触手基部有感觉器官,例如眼点或平衡囊。
药用价值
主治功效
适用于各种脂肪肝患者。尤其是伴有气管炎、哮喘、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与尘埃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吃海蜇,可保障身体健康。具有清热化痰,行瘀消积,软坚散结,补心益肺,滋阴平肝,降血压去湿邪,解渴醒酒,止嗽除烦,润肠。主治肺热咳嗽,痰热哮喘,食积痞胀,肠燥便秘,瘿瘤,瘰疬,丹毒,脚气,甲状腺肿,淋巴结结核,高血压。
用量用法
取海蜇头用清水浸泡2~3d,每日换水,漂去盐矾,捞出,切碎,千燥备用。内服:煎汤,30~60g,或用80℃水烫过或以姜、醋拌食。外用:适量,多用蜇皮,贴敷。每周1~2次。依个人口味烹调食用。食用凉拌海蜇时应适当放些醋。
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阴虚燥热、痰热咳嗽、食积痞胀、大便燥结、酒后烦渴、急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患者食用。 而脾胃虚寒、过敏者忌食。腐烂变质后不可食用。海蜇忌与白糖同腌新鲜的海蜇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不宜食用,需经过食用盐加白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蜇脱水3次以后,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5:38
海蜇又叫水母,主产于中国东南沿海。每年的8-9月期间,海蜇常成群浮游于海面,有时被冲击而搁浅在海滩,渔民会捕捞回家。它属于钵水母纲,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即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及排泄器官,由于身体是由两层细胞围绕胃循环腔所组成,并通过口使胃腔与外界相通,实际上体壁的两层细胞均与外界环境接触,所以呼吸与排泄作用可以由体壁细胞直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