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0: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09:15
龘(dá)、靐(bìng)、龗(líng)、齾(è)、齫(yǔn)、爩(yù)、虌(biē)
黭(yǎn)、滟(yàn)、韊(lán)
龘(dá),形容群龙腾飞的样子;
靐,汉字生僻字,雷声的意思;
龗líng,龙。◎古同“灵”,神灵;
齾(è)缺齿。(器物)缺损;
齫,读音kǔn、yǔn,汉字,古同“齳”;
爩,读音yù,字形为左右结构,用于形容烟气冒出,烟出,烟气。是中国文字中笔画较多的文字之一,使用频率也较低;
虌(biē),蕨的幼叶,即“蕨菜”;
黭,读音yǎn。解释,黑,昏暗;突然。 ;
滟,中国汉字,读作”yàn“,意思是水闪闪发光;
韊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án,是指用皮革制的盛弩箭的袋子。
扩展资料:
繁体字,也称繁体中文,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
汉字的简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繁体字笔画的“省简”,比如讠(繁体:訁)、饣(繁体:飠)、纟(繁体:糹)、钅(繁体:釒)等14个简化偏旁,第二种是用同音字取代,比如“後面”的“後”和“皇后”的“后”,在繁体字中本来是两个字,而为了省略笔画,就统一用笔画少的“后”替代了。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港澳台地区,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