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14:39
氟节胺的技术原理分析
氟节胺能够与棉花生长点细胞微管蛋白相互结合,导致动力分子马达无法运送微管蛋白,使其丧失聚合功能,对细胞的正常*产生影响,导致生长点停止生长。并且氟节胺对于棉花顶尖的幼嫩部分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于已经展开的棉花叶却没有任何药害。
氟节胺的主要功能分析
氟节胺能够控制棉花顶尖幼嫩部分的细胞*,导致棉花的顶尖顶心萎缩并致其纤维化,由于顶部的叶片较小,因此其可以代替人工打顶的具体作用。另外其可以控制棉花的群尖,并且可以抑制中上部果枝的伸长,进而将株型塑造良好,充分改善棉花田的通风和透光条件,是绵株的有效营养能够向着生殖器官转移,进而实现保铃、增重和增产的目标。
氟节胺化学打顶剂的使用技术分析
(一)氟节胺的喷洒时间和喷洒用量
一般需要结合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行时间和用量的确定,在棉花全生长期可以使用两次,第一次当机采棉的株高达到50至55cm之间时或者果枝达到4至5个时,可以在6月15日至25日之间进行施药作业,施药用量为80至100g/亩,然后加入30至35kg的水。如果长势较旺盛的棉花田需要加3至5g的缩节胺,利用机械作业喷洒在棉花的顶部。第二次当机采棉株达到65至70cm时或者果枝在7至8个时可以在7月5日至15日之间施药,用量为120至150g/亩,并加35到40kg的水,长势较旺盛的棉花田需要加入8至10g的缩节胺,利用机械喷洒在顶部加上吊管喷施。
(二)氟节胺的培养方法
一般先需要在机力喷雾器罐上加入半罐的清水,然后将已经配好的母液倒进罐中,然后再加满清水搅匀即可用于田间作业。
(三)氟节胺的喷洒要求
在进行田间作业前需要机车做好喷头的调试工作,并且保证喷杆要高于棉花植株顶部的30cm左右,利用扇形喷头进行全覆盖式的喷洒药物,保证绵株的顶部生长点能够充分接触药物,一般机车的速度需要控制在每小时3km左右即可。
(四)注意事项
第一,在对氟节胺药物使用前需要明确必须经过两次喷药过程,并且第一次喷药的配方与第二次完全不同,所产生的作用也完全不同。所以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瓶口的标示进行药物喷施。例如标示1、标示2,不能将顺序颠倒,避免对棉花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第二,可以与缩节胺进行混合使用。又有氟节胺只对绵株顶部起到抑制作用,并且可以代替人工打顶作业,而缩节胺可以抑制细胞的伸长,可以对株高进行控制,因此二者虽然不能够互相代替,但是却可以混合使用。第三,禁止与激素类的农药或者叶面肥一同使用。为了保证药物的使用效果,在滴灌棉花田每次施撒药物之后的3至5天内不能进行灌水和施肥作业,并且严谨与具有激素类的叶面肥,例如胺鲜酯、尿素等混合使用,避免对棉花的生长造成不良后果,但是氟节胺可以与一些微量元素进行混合使用,例如锰元素、锌元素与硼元素等。第四,注意气候情况。一般如果在施药六个小时之后小于,一定要减量重新喷洒,避免药物流失。
氟节胺使用效果分析
(一)能够有效的代替人工打顶
通过两次喷施氟节胺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棉花顶端的优势,使棉花生长点停止生长,进而实现自行封顶作业,起到代替人工打顶的作用和方式。
(二)增产作用明显
通过实践研究,使用过氟节胺的棉花单株成铃比人工打顶要多出0.35至0.60个,并且每亩增产籽棉达到17.5至28.2kg,增幅率达到5%至8%。
(三)能够减少中下部为的烂铃率
通过对氟节胺的使用,在氟节胺处理之后的棉花顶部和中部的叶片面积相对较小,相比于人工打顶而言,其中上部的果枝长度要普遍减少2至6cm,并且棉花植株呈现塔形,株型较为紧凑,有效改善了棉花田地的通风透光性能,并且中下部分的烂铃率减少了2.6%至5.4%。
(四)能够有效促进棉花早熟、改善棉花品质
在氟节胺的处理下,较人工打顶处理的初花期要早1至3天,并且吐絮期要提前2至3天,结合9月15日至20日的田间检查发现,氟节胺的使用要比人工待定的吐絮率提高了10.6%至26.4%,并且铃重高出0.24至0.35g,纤维品质得到良好的改善。
(五)提升了机采棉花化学脱叶效果
氟节胺对于群尖有着极为明显的控制作用,利用冠层仪对棉花中部的叶面积系数要明显小于人工打顶的处理方式,使棉花的株型更加紧凑,化学脱叶效果要比人工作业效果提升了26.0%到35.1%,进而提升了机采棉的采净率,进而提升机采棉的加工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