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东北电力大学的历史中,石头楼承载着一段独特的故事。老教授牛尚侃,81岁的他在1949年学校初创时即成为专职教师,亲身经历了石头楼的兴衰。他作为当时的教务处,见证了石头楼的变迁历史。
吉林大学最初的规划中,学校将设立文法和理工两个学院,设计的建筑群包括三座石造办公和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和各类设施。设计团队尝试打破常规,将建筑风格融合中西,以海、陆、空的象征寓意设计,如石楼模仿飞机、军舰和堡垒。这种创新设计在当时是罕见的,彰显了东北电力大学的建筑特色。
东石头楼的设计尤为独特,东侧与西侧的门象征军舰甲板,楼东北角的36米烟筒象征军舰烟筒,而南北山墙的封闭设计则赋予了堡垒的意味。相比之下,西侧石头楼则以堡垒的明窗设计为特点。主楼则模仿飞机,门厅突出象征机首,两侧办公用房如机翼,礼堂和图书馆模仿机身,尾翼部分则是图书馆扩建部分,直到19年学校40周年才完成。
石头楼的建筑材料选用大块花岗岩,增添了威严感,斗拱花纹和石雕螭吻的装饰则赋予神秘色彩。主楼门厅设计庄重古朴,节日布置盆花的位置体现了中国传统。石头楼中间的喷水鱼池构成的庭院,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气度恢宏的校区图景。
在牛尚侃的记忆中,石头楼的建成不仅丰富了吉林市西郊的建筑景观,与松江龙蟠、北山遥拱共同构成了东北电力大学独特的历史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