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4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4小时前
2003年2月,中国因发现日本进口大米中携带特有的害虫,实施新的检疫制度,暂时关闭了对日本大米的进口大门。在此之前,日本每年对中国出口的大米量微乎其微。然而,日本方面始终希望能够恢复出口。经过努力,2007年4月11日,日本前任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李长江在东京签署了协议,正式批准日本大米对中国恢复出口。
同年7月,中粮集团首次引进日本新潟县产的“越光”和宫城县产的“一见钟情”大米,共24吨,投放北京和上海市场,每公斤售价高达99元,尽管价格高昂,但短短一个月内便售罄,成为当时热议的“天价大米”,引发了媒体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河南商报》记者王海圣的报道揭示了一个有趣的信息:早在10年前,原阳县农科所曾尝试种植“越光”,但因生长问题两年后放弃了,因为“越光”对种植环境要求严格,易生病且产量较低。
2008年,中粮集团再次进口40吨新潟县产“越光”和10吨宫城县产“一见钟情”至广州市场,价格保持不变。尽管原产日本的“越光”口感偏糯,而国产的“越光”米由于适应了中国的种植环境,口感更有韧劲,需浸泡后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烹饪需求。
目前,丹东东港地区的“越光”因其与日本原产地新潟县相近的纬度和鸭绿江的灌溉,被认为种植出的“越光”品质最为优良,但国产“越光”在口感和适应性上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