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21:40
冬季攻势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军队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性的战役。这次战役对今后的战争双方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方面:首先,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冬季攻势历时三个多月,*军队直接参战兵力达五十五万余人,出击一千零五十次,与敌作战一千三百四十次,歼灭日伪军警两万多人(其中击毙日军中将一名<系误传>、少将一名、大佐两名),俘敌四百余人,击沉、击伤敌运输舰船九艘,缴获各种火炮十一门,步*两千七百多枝。日军自己也承认:这次作战“付出的牺牲是过去作战不曾有过的”。
其次,显示了*军队的战斗力。抗战以来连续败北的*军队,经过简化指挥机构、整训补充,其战斗力已基本恢复;同时,一改过去死守阵地、被动挨打的作法,增强了进攻意识。此次冬季攻势国民*军事委员会共抽调了约七十一个师的强大兵力,向日军发动了全面攻击,确实是大出日军的预料。日军在作战役总结时也认为:这次冬季攻势的规模及*军队的战斗意志“远远超过我方的预想,尤其是第三、五、九战区的*极为激烈”,“敌人的进攻意志极为顽强”,“经过四十天的时间一直到一月二十日左右,两军仍然不见胜负”。
第三,滇缅国际交通线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发动冬季攻势的原因之一即为确保滇缅国际交通线的安全。经过冬季攻势中的桂南会战,入侵桂南、威胁滇缅国际交通线安全的日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只能龟缩在南宁附近,已无力再抽出兵力去切断滇缅国际交通线。同时,在客观上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
第四,争取到了更多的外援。冬季攻势发动后,*军队向日军展开了凌厉的攻势,表现出了中国决心抗战到底的信念。英、美认识到只要中国坚持抗战,日本就将深陷其中无力自拔,也就无法配合法西斯德国。因此,英、美决定给予更多的援助以支持中国的抗战。1940年3月7日,即在冬季攻势激烈进行之中,美国*予我滇锡借款两千万美元;12月2日,美国*予我信用贷款一亿美元;12月10日,英国*予我“平衡基金借款”及“信用借款”各五百万英镑;等等。这些外援,对坚定**的抗战决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方面:这次战役使其得以重新认识*军队的战斗力。日本侵略军自“九一八事变”轻易占领东北之后,一向轻视*军队,认为*军队不堪一击。“七七事变”后,日军除在个别战役中遭受到较大的打击之外,可以说是很轻松地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国土,这就更助长了日军的骄狂心理。日军万万想不到,经过两年多的战争,*军队还能保持如此强大的攻势,这对日军狂傲的心理不能不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在冬季攻势开始后不久,日本天皇裕仁亲自向日军参谋总长和军令部总长询问作战情况,可见冬季攻势已引起日本天皇的强烈不安。日军大本营也承认:冬季攻势“中*攻势规模之大,斗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顽强均属罕见”。“在中国事变八年间,彼我主力正式激战并呈现决战状态,当以此时为最”。
通过此次冬季攻势,日军感到*军队的战斗力不可轻视,有必要“重新估计敌人的战斗力”,这就为今后日军发动一系列旨在粉碎*军队战斗力的作战留下了伏笔。
另外,通过冬季攻势,日本帝国主义看到绝大多数的*军队抗日斗志十分高涨,为削弱*军队的抗日斗志,遂加快了扶植汪精卫成立伪*的步伐,终于在1940年3月30日汪伪*粉墨登场,这也使蒋介石发动冬季攻势未能达到全部目的。
但是,冬季攻势也暴露了*军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各部之间配合较差。由于历史原因,*军队中的*军与地方军、地方军与地方军之间相互猜忌,各不听命,而且作战时保存实力,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如傅作义部在绥西保卫战中,原定在丰济渠以东地区埋伏第三十五军及宁夏马鸿宾之第八十一军伏击日军,由于第八十一军的擅自撤退,致使伏击战变成了遭遇战,打乱了傅作义总的作战部署;再如由傅作义指挥的**军骑兵第六军,在绥西保卫战之前,其军长门致中认为他的部队在包头战役中损失太大,无法再战,执意要撤至伊克昭盟之桃力民地区休整,虽经傅作义的再三劝阻,最终仍然撤走了,使兵力本已缺乏的傅作义部更显薄弱,这也是绥西保卫战未能取得更大战果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