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年级9月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09-30 来源:华拓教育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 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 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 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 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 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 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 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 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 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 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 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 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 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 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 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

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 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 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摘编自毛泽东《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材料二:

知行合一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不会自然生成,需要在常学常新中培塑,在真信笃信中感悟,在躬身践行 中锤炼。

知行合一,是古人倡导的修身之道,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行为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强 调党员干部要做到知行合一,明确要求“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知行合一, “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带 着政治责任学习体悟,带着使命担当研究思考,带着实践要求寻计问策,既解决好认识提高问题,又解决 好行动自觉问题,才能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知,指通过学习和思考,对事物有清楚、明白的认知。行,是将学懂悟透的理论和认知付诸实践。真

知才能真行,真行才是真知。从古至今,贤达之士一直把知行合一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重要途

径,荀子倡言“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王阳明有箴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与

行相一致,毛泽东同志撰写的重要著作《实践论》,其副标题即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他在文中讲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

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由此可见,知和行分别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和 集中体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不可或缺。

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若不以理论为指南,就是盲目的实践。党员干部能 否做到知行合一,反映的是思想作风、党性修养的高低,彰显的是政治能力、政治担当的强弱。剖析一些 干部违法犯罪的轨迹,虽然他们所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知行不一、表里不一,

以致修养不够、德不配位。近年来,各级抓理论武装和实践转化的力度很大、成效明显,但从实际情况看, 武装嘴巴不改造思想、空喊口号不落实工作、严他人不严自己的现象仍未杜绝。要知道,知而不行,无异 于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言行不一,就是耍两面派、做两面人。那种认为可以用专业学习替代理论学习的 观点,那种认为学不学无所谓、不学照样干工作的态度,那种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的做法,都必须坚决 予以纠正。

(摘编自樊伟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脱离了实践活动,因而很难形成科学的 认识。

B. 除物质生产活动以外,人们还可以通过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获得对自然和社会的认 识。

C.生产规模狭小、眼界受限造成了很长时期内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片面,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出现扭转了 这一局面。

D.“知行合一”思想有着深远历史渊源,毛泽东的《实践论》是这一传统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 产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切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它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

B. 只有让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人们才能在实践中获得胜利。

C.要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认识和行动问题都要解决好,二者缺一不可。

D. 要坚定自觉地践行知行合一思想,需要实践者不断学习,体悟,笃信并躬身践行。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知和行的关系”的一项是( )

A.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B.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尚书》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D. 朱熹:知之煎明,则行之煎笃;行之煎笃,则知之益明。4.材料二最后一段多处使用整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中央领导人多次提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结合材料,从“知与行”的关系角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宅在消逝

林希颖

下起雨了,雨水沿着瓦片往下落,连成水晶珠帘。长廊的另一头站着一位陌生的老伯,也没有带伞, 和我们一样是躲雨人。

时值八月,隔了半年我终于回到家乡,兴致勃勃地拉着母亲回乡下转转。见我回来,外婆也喜上眉梢, 说是要去把田里能吃的作物都摘一份给我。我说我想吃笋。

“大夏天的,哪有笋啊!”妈妈说,“别给你外婆添麻烦了。”

但外婆总有办法。“可以去老宅旁边的竹林看看,仔细找找说不定还有春天剩下的。”

我们拎个红色塑料篮子就出发了,锄头不用带,老宅里还存着把比我年纪还大的呢。从外婆现在住的 地方出发,沿着青石板路往山的方向走上一百米,就可以看见老宅了。

老宅被一片浓浓的绿色环绕,最前面是一片小竹林,据说是太爷爷年轻时候栽的。印象中每年春冬两 季,家里都会吃这片竹林长出的笋。

阿太去世后,这间老宅就再无人住过。我们去老宅里拿出锄头,打开门,腐朽的木门发出呻吟,像是 睡着的耄整老人被吵醒。虽然没有人住,但屋里被收拾得很干净,灶台上,一条用竹筒做的日式水勺架在 铁锅上。一瞬间,我以为阿太还住在这间老宅里,只是出门喂鸡去了。

果然母亲是对的,我们只找到三只巴掌大小的笋。来不及思考要不要去别的地方再找找,头顶响起了 滚滚雷声,黄豆大小的雨点就开始往下砸,砸在竹叶上,形成一颗颗饱满的水晶球。

我们赶紧跑回老宅避雨,我们就是在这时碰到那位老伯的。

老伯戴着一顶工地用的亮黄色安全帽,衬得皮肤黝黑,满是褶子,像生长了百年的古树树皮。他看见 我们,朝我们笑笑:“这里是你们的家 ”

“进来坐坐吧,这雨估计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外婆说。

“不了不了,工友回去拿雨衣了,应该很快回来。”老伯说。

我们问起他们在这边做什么,老伯告诉我们,他们在老宅后的山上做测绘。

“这里以后要通一条铁路,山里都要挖隧道。”他指指老宅和附近的一些屋子。“这一片的老房子, 估计都要推掉。”

我心里一惊,低头看看脚下,想象站着的地方变成铁轨,但总觉得画面有些违和。铁路——充满工业 时代气息的事物,和这桃花源般的景致放在一起,就像是在凡 · 高的油画里出现了吐着黑色烟尘的工厂大烟囱。

“什么时候的事 ”

“造到这里估计得要个五六年吧。”

话到这里就沉默了,我们回到屋里头等雨停。我随处走走,看见阿太和太爷爷的照片挂在厅堂的上方。太爷爷在我有记忆之前就去世了,我完全记不得他的模样。阿太是两年前走的,我在大学宿舍的阳台上接到母亲的电话,说阿太在家里不知怎么地就排跤了,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

于是,和阿太有关的记忆,还停留在两年前的冬天。正月过年,一家人回阿太的老宅摆新年酒,老宅难得热闹了一回。阿太硬是要塞红包给我,我试图拒绝,她一下子有些生气,提高嗓门非要我收下。我只得答应,她便立刻开心起来,要我再多吃点。

如果阿太知道这座老宅要被移成铁路,她会生气吗 似乎她这一生还没有见过铁路长什么样。纵使告诉她,有了铁路这里就会繁荣起来,她也一定会觉得没有一座宅子和一片林子来的可靠吧。

她在这间老宅住了大半辈子,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她信任呢 老宅是她和太爷爷有了五个孩子后,自己动手盖的。这个老宅的历史,就是写满了阿太回忆的历史。她在这个房子里养育儿女,目睹儿女离家,丈夫离世,再到过年过节见到不怎么认识她的孙辈。宅子在一点点老去,她也一点点老去。

现代社会里的我们,有多少人还拥有着这样一个老宅。

时兴的房子,大多是统一化的工业产物。要怎样的屋顶坡度,要多少层的地下停车库,窗户要按照工业规格严丝合缝建好。空调排出废气,垃圾扔到外面,我们不关心阳台上有没有落下什么植物的种子,也对邻居的生活一无所知。

母亲打开老宅的后门,一条小水渠把屋子温柔地抱住。各种苔薛和菔类植物扎根在水渠边的泥土里, 像铺了一条绿色的地毯。往上看就是山林的模样了,榉树、樟树、无患子树肩并着肩站成一片永恒。雨渐渐停了,水珠在绿色上凝结,让绿色变得更近浓稠,说不出像什么风格的画。

森林总是试图回归原本的常绿阔叶林样貌,它们在积极抗争人们的改造。

我想起一篇文章里面说:“繁华不是常态,也不常驻一地。人和事物总是相互吞纳、交流,没道理人类予取予夺永不失手。”

森林才是土地最初也是最终的面貌。而我们这些栖居者,只需要一个简筒单单的家就够了吧。所谓家, 就是人、宅子,还有其他生命一起生长的空间。而日子,就是我们和房屋、和所有生灵共同度过的悠长时 光。

雨终于停了。我们走出老宅,树林上空避雨的白鹭、牛背鹭们又开始飞行了。它们飞得不慌不忙,因为有家在下方等着它们。

我们沿着青石板路下山,告别老宅。与来时相比,只是塑料篮里多了三只竹笋。下回再见会是什么时候?

我回头望望,看见一只橘色的猫跳上了老宅矮矮的围墙。我的目光和它的眼睛直直地相遇了。

它是否觉得我们形迹可疑 或许在它看来,我们才是闯入者。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已经过了笋生长的季节,但“我”还是要吃笋,除了想回味一下童年的味道外,还想借机去看看老宅。

B. 作者采取拟人、比喻的手法,展现了老宅陈旧破败却又干净的特点,引起“我”对祖辈生活的回忆。

C. 老伯告诉我们这里要修铁路,老宅将被拆,我们因此都沉默了,体现了我们思想保守的一面。

D. 本文集记叙、描写和议论于一体,通过修铁路导致老宅即将被拆的事,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人深 思 。

7.关于文中“雨”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贯穿文章始终,营造朦胧淡雅的氛围,奠定了全文伤感迷茫的基调。

B. 我们和“老伯”因雨而遇,“雨”是本文内容得以逐层展开的重要因素。

C. 文章多次描写雨中之景,展现了清新美好、充满生机与活力 自然风光。

D. 作者将雨中美景与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现代生活进行对比,为表现主题张本。

8.如何理解文末画线句子“或许在它看来,我们才是闯入者” 请简要分析。

9.文章从时间角度采取了双线并行的叙述方式,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 众必害之。霍氏乘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 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 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 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 ’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徒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帝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 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节选自《资治通鉴 · 汉纪》)

材料二:

霍光之祸,萌于骖乘。司马温公曰:“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固也。虽然,骖乘于初谒高庙之时, 非归政之日也,而祸已伏。虽避去,且有疑其谖者。而谗贼间起,同朝离贰,子弟不谨,窦融所以不免, 而奚救于祸 夫骖乘之始,宣帝之疑畏,胡为而使然邪 张安世亦与于废立,而宣帝亡猜。无他,声音笑 貌之间,神若相逼,而光不知,帝亦情夺意动而不知所以然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霍氏泰A 盛 B 陛下即C 爱厚之D 宜以时E 抑制F 无 G 使至H 亡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害,嫉妒,与《屈原列传》“争宠而心害其能”的“害”意思相同。

B. 封,被封赏,被动用法,与《阿房宫赋》“函谷举”的“举”用法相同。

C.“主人乃寤而请之”与《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用法不相同。

D. 竟,全部,与《河中石兽》“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的“竟”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霍光生活奢侈,茂陵徐福就推断霍氏一定会灭亡,并向皇上进言抑制霍氏的势力,但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B. 霍氏被诛杀后,有人以曲突徙薪的故事为喻,建议对多次上书劝谏的徐福给予赏赐,皇上听从了他的意 见。

C. 从“有人”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们评判事物时,往往对事后救助者更加关注,对事前提醒者有所忽视。

D. 在霍光之祸的起源问题上,司马光和王夫之的看法是一致的;但王夫之分析得更全面,更透彻。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

(2)而谗贼间起,同朝离贰,子弟不谨,窦融所以不免,而奚救于祸

14.材料一强调“俗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王夫之是如何证实这一观点的 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

罗隐

吴王醉处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

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

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怅又黄昏。

【注】①吴王醉处,指吴县,据宋人范成大《梅谱》,“吴下栽梅特盛,其品不一”。诗词中常用此典 咏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写繁花盛放的十里梅园暗香浮动,点亮了荒野,令人沉醉。

B. 第一句“吴王醉处”化用典故间接点题,拓宽诗歌的境界,引发读者联想。

C. 颌联诗人赋予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它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D. 颈联视觉和嗅觉相结合描写梅花,“愁”和“爱”两词直接传达情感。

16.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班甲举行以“自律”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引用《赤壁赋》中“ , ”两句话来教导 同学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2)某公司要举行招聘会,在宣传文案中,特意引用了《短歌行》中“ , ”两句,说明 公司渴望贤才,多多益善。

(3)古人常说“大音希声”,意思是最高的境界、最真挚的情感往往体现在无声之中,在诗文中体现 “大音希声”的诗句有“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少人笑称手机已“焊接”在手上。频繁使用电 子产品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问题,( 甲 ) 。

干眼症又叫干眼,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 眼部不适或眼表组织病变的一种疾病。我们的眼睛 A 不在生产眼泪,每次眨眼的时候,眼睑就像一把 刷子,将泪液均匀涂抹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泪膜,起到保湿润滑的作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眨眼频率 为15次每分钟,以此保持泪膜的不间断覆盖。而使用电子产品时屏幕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你,注意力高度集中,往往会 B 地降低眨眼频率,泪膜本身得不到补充,原本的还会被蒸发减少,眼球表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造成眼部不适,逐渐发展成干眼症。

(乙),如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年龄相关的内分泌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和使用药物的影 响等。如何缓解呢 ①首先,针对已知的相关因素进行治疗,②如积极提高工作、生活环境,③纠正不良 的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等:④不得不长时间看书、盯屏时,⑤调整眼与书本、屏幕平面的 距离和角度以及屏幕的光亮度、字体的大小等要适当,⑥每40~50分钟休息一下眼睛。

当然,针对干眼症,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眼药水,注意有些眼药水会引起眼部的副作用,不可乱用、滥用;也可使用蒸汽眼罩,但要警惕蒸汽眼罩不能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以免烫伤眼睛。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哪种护眼模式都不能替代健康用眼习惯。

18.文中第二段用“刷子”比喻“眼睑”,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请以“树叶”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

语意完整,使用明喻;比喻贴切,表达流畅。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 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但要警惕蒸汽眼罩不能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 用。你的看法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重庆森林》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期,秋刀 鱼要过期,肉醬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唯变不变。”的确,“变”让很多事物过期,让世界失去一些东西,但世界并没有因此而萧条沉寂。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A3.D

4.

①增强语势:整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读起来腺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论证更有力度。

②突出强调:通过整句的形式,突出强调了知行不一的危害以及需要纠正的错误做法,让读者更加深刻地 认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③条理清晰:整句的使用使文章的论证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

5.

①“空谈误国”强调了只知不行的危害。从知与行的关系来看,“知”是基础、前提,但如果只有理论知 识而不付诸实践,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无法推动国家的发展,最终只会耽误国家的前途。

②“实干兴邦”则突出了行的重要性。行是将学懂悟透的理论和认知付诸实践,是改造世界的集中体现。只有通过实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D 7.A

8.

这句话从猫的视角出发,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猫是老宅的常住者,老宅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是猫的家园,而我们只是偶尔回来的访客,我们的到来打破了 它在这里的宁静;对老宅的改造和即将修建的铁路,实际上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这句话揭示了主旨:人类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9.

①一方面,以当下的时间线为线索,讲述“我”在八月回乡,去老宅寻找竹笋,遇到老伯得知老宅即将被

拆的现实情节。

②另一方面,以过去的时间为线索,回忆阿太在世时的场景,展现了老宅承载的过去的记忆和家族的历史。

③这两条时间线相互交织,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深刻。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10.BDF 11.D 12.A

13. (1)假如当初徐福的建议得以实行,那么国家没有裂土封赏和赐给爵位的耗费,臣子没有因叛乱被诛 灭的灾祸。

(2)而诽谤中伤的谗言趁机而起,同朝大臣也纷纷叛离,自己子弟们的言行也不检点,窦融因此而不能免 于祸,霍光又怎能够挽救自己而免于灾祸呢

14.①霍光作骖乘是在初次谒见高庙之时,而不是归政之日,祸根已经埋下了。

②朝中诽谤中伤谗言趁机而起,同朝大臣纷纷叛离,自己子弟们言行不检点,霍光不能挽救自己而免于 灾祸。

③霍光在音容笑貌之间,神色似乎有相逼迫的意思,而他自己没有意识到,宣帝也不知道造成这样局面的 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C

16.

①诗人为梅花的命运而惆怅:梅花在达官贵人的歌席上只能呈现粉艳的媚骨,诗人愁怜梅花这种倍感羞辱 的命运,其实寄寓自身才华出众却也只能“粉艳飘歌席”的哀叹。

②诗人为无人可寄言而惆怅:诗人想要传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却找不到合适的信使,这种无法传达心意的 无奈使诗人惆怅。

③诗人为时光流逝、自己终无所成而惆怅:在为命运担忧之中渡过了又一个黄昏,时光流逝,自己终无所

用 。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①.苟非吾之所有 ②.虽一毫而莫取 ③.山不厌高 ④.海不厌深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 ⑥.此时无声胜有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18.树叶就像翩翩起舞的彩蝶,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

19 A无时无刻 B 不知不觉

20.②将“提高”改为“改善” ⑤去掉“要适当”。

21.甲其中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干眼症 乙干眼是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 22.不合逻辑。“警惕”的应是“蒸汽眼罩温度过高、使用时间过长”。

四 、写 作 ( 6 0 分 )

22.略

显示全文